“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2022年转瞬即逝,回首过去的一年,有得有失,苦乐参半。如果用一个字来总结,“立”当是我的年度生命汉字。
立志
2021年秋,我加入“新网师”开始研修,和以往一样我只是听听课,按要求完成作业而已。期末汇总时,“教育写作”课,我没过关。作为一名学员,我有些失落。提及老师的名字,我有些“羞耻”。第一回当了名师班里的差生,我现在更明白了有些学生见着老师“绕道走”的原因———“自卑”。看到群里其他学员的作业,和他们晒出的年度总结,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那真是天上与地下的区别。对别人来说,一年发表8篇文章都有可能,每期8篇习作,更是最低标准,是随手就来的事。对我来说,吭吭哧哧拼拼凑凑,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好不容易凑够字数,完成要求,却因质量不高,没有过关。真的是“当头棒喝”。
要不要继续坚持?到底选哪门科目?是我春节时纠结的事。课程表公布后,我看到了“初中语文创意设计课”,决定试试看。初语课的第一次作业是“十年后的我”,老师的意图很明确,让我们树立职业理想。我当时写的是“家庭和谐,身体健康,为10年后职评做好准备。”成绩刚及格。今天当我再看那篇文章时,我知道了自己的浅薄和无知。以此作目标,和没目标没什么区别,目标是用来指导和激励行动的,关于未来,我连想都不敢想,怎么会付出行动呢?我这不是躺平心理吗?怕将来实现不了有些目标,也怕吃苦受累,所以不敢想不敢写。压根没有领会“新教育”精神,怎么会成为合格的“新教育”人呢?
刘恩樵老师说:“个人成长像棵大树,朝向阳光,立足土壤,向下扎根。”“先做起来再说。”所幸,我跟着做了。认认真真的听课,写作业,完成一次次教学设计。60,80,90……我的作业成绩逐渐提高,在新网师,我也体验到了成就感。正如魏智渊老师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批注中所讲“激发学生的自尊感,成就感才能构成教育学循环。”2000字左右的作业,过去我得两个星期才能完成,现在定下心来,一个星期,三天,甚至一天半即可完成,从搜集素材到定稿,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刘老师以自己的教学、写作为例,给我们诠释“全语文的魅力”,尤其是短小、灵活的创意设计,书写任务少,注重实践与创新,非常符合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刘老师无私的向我们展示他的创意设计课例,还让学员共同设计同篇课文,写上创意设计的理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难易适中,贴近教学。学友们的设计真是异彩纷呈,让人大开眼界,可操作性强。每次作业,义工们都会帮我们整理成册,刘老师全部发给我们共享。优秀的设计还发在他的公众号里推送。期末,刘老师还鼓励大家共同编辑《初中语文创意设计250篇》,目标是:出版。我也认领了两篇课文的编辑任务,虽然最终没能成功出版。但参与的过程,我收获颇多。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丰富了教学实践,比较课例的过程中,对教学设计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再读相关理论书籍时,也不那么头大,想逃避了。
优秀的创意设计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教《活板》一文,我从抖音上下载“毕昇发明活板印刷”的小视频,导入教学,激趣。中间用“主问题”———“活板活在哪里?”概括提炼内容,比较分析异同,课下布置“刻萝卜章”的动手作业,深入理解课文说明顺序。学生学得有趣,我也教得有味。
按刘老师讲授的作文教学思路,我开始在作文备课和写后修改环节下功夫,平时用仿写句子,续写的方式片段练习,注重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也提升了。期末我还将学生一年的优秀作文整理出来,全班收藏共享。期末成绩也比期初提高了一截。
教学上,我开始立下目标:朝课堂扎根,向名师学习。不再墨守成规,学习灵活、创新、实用的教学设计。
立身
成婚10余年,我-直和公公婆婆们住一起。老人善良体贴,能帮带孩子、干家务,确实帮了我们很多。渐渐的,我也发现了很多弊端,生活习惯不一致,带孩子观念的不同,中年人责任感的丧失……2020年疫情居家隔离,更让我深切认识到独立生活的重要。经过一年多的比较、寻觅,我终于在单位附近找到了一处较满意的房子。虽然不是新房,楼层也偏高,敞亮、离学校近、价位适合,一家人终于意见达成一致,这是最关键的。
为了省钱放心,找亲戚装修的。家人以事忙为由,做了“甩手掌柜”。许多定方案、买材料、看效果的杂事,亲戚都要找我商量。在一趟趟跑腿、干杂物的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工人,看到他们的劳动过程。从木工和水电工付出的劳动时间和所得报酬来看,比教师月收入高多了。我觉得他们干的是体力加技术活,除了脏点累点,工作单调点,养家糊口还是挺好的。
暑假,我带着两个孩子和婆婆一起打扫卫生、搬家 。小鸟衔草似的,我们忙了近一个星期才收拾好东西。劳动的过程,让我体会到短期的、不超出身体负荷的体力劳动,其实是件快乐的事。家里的书柜、储物柜,鞋架,都是网购的。我带着两个孩子,先看图纸,再看视频,自己组装。女儿看图指挥,小宝拿着手钻上锣丝,我们忙得不亦乐乎。直到现在,小宝没事时还会拿手钻玩。他经常问我:“妈妈,家里有什么需要修理的吗?找我哈!”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一个手艺高超的工匠。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摆放家具,做自己喜欢吃的饭莱,按自己的方式管教孩子……独立自由的代价是辛苦劳累。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古人“三十而立。”咱都四十了,才开始独立,够晚了,幸好还来得及。家有孩子的,有老人帮衬固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不管家务,不亲自带娃,什么事都依靠父母,自己都长不大,孩子能好到哪儿去呢?这是我顶着压力,坚持分开住的最大支柱。“距离产生美。”哪怕一个星期才分开几天,我也觉得心情好了许多。分离,让我少了压抑、不满,懂得珍惜、感恩。
2022年8月,生活上,我开始真正的独立。从此,少些抱怨,多点承担。挺直腰板,迎接挑战。
立言
或许是我太固执己见,或许是我太自以为是,更主要是我太天真幼稚。临近开学,我得知一个消息,备感失落。具体原因,我不想赘述,也不想埋怨什么。我真正明白了:傻干的人没有出路。我开始审视自己的弱点:不通人情,不善交际。反思的结果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不想灭亡,就要生长。等你长成了一棵树,别人才不会把你当一株草。
不管结果如何,要活出自己的模样。想不被轻视,要有真正的实力。在集体中不被埋没,得发出自己的声音。
网师学习,我决定留级,跟着刘老师重学“初语”课程。受于宁老师邀请,我有幸参加了“初语班”的线上“开学典礼”,为“十佳学员”读颁奖词;颁奖词是在学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修改的。因为我之前没有认真读“十佳学员”的事迹介绍,仅凭着那百余字的介绍修改的。颁奖词要的很急,于老师和我各改了5则。在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于老师的热情与真诚,尤其是她非常善于夸人。原来优秀的人都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浅薄的人只能看到自己的长处。虽然是网上学友,但他们的积极奋进、勤学善教、坦诚豁达……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能和优秀的人同行,哪怕只是为他人鼓掌,也是件幸福的事。
秋季的课程,我比春季要用心多了。一方面是学习效率提高了,另一方面确实是受到了“初语班”的影响。这里有早上4点半写作的苗满红老师,家有二宝还带初三坚持日更的刘兵老师,已著书立说的陈永红老师,早已职评过关、身兼数职的赵秋娟老师……讲师刘恩樵教授,年近花甲,上课时仍激情满满。原计划8次授课,他又追加1次优秀论文评讲。线上年级教研13次,他每次都守到最后进行点评。他倡议我们建“公众号”,在学习群里进行“日写作”接龙。能遇到这样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老师,真是幸运!
在老师和众学友的带动下,我也学着开公众号,展示教学成果,书写生活感悟,写作进度也不断加快。秋季整理并推送学生优秀习作30余篇,其中报刊杂志录用6篇,校刊选用7篇。简书及公众号原创文章20余篇,还顺利完成8次作业,平均分90。在学习群里与众学友相比,我的努力似蜗牛前进,不值一提;但与去年和上期相比,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这是榜样言行的影响力。
家庭方面,随着孩子成长。我明显看到他们的变化,女儿开始厌烦说教,儿子有小小逆反,伴偶也希望欣赏。与家人说话也不能口无遮拦,话到嘴边还要三思。“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句六月寒”,人性相通,这个道理在家人面前同样适用。尤其是看到那次,孩子暴躁冲动的为我打抱不平时,我更是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么大。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未来的方向。让孩子健康幸福的成长是每个家长的心愿,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责任重大。谨言慎行,立言立行,才能正确引导孩子。家,是立言的起点。
说话是面上的言语,书写是内心的语言。口语随风而散,落在心上才有用;文字印在纸面,能反复观看揣摩,能不断对比调整。 书写的过程,是思维内化的结果,是理想状态的立言,是高级的精神化妆。改学生习作,美化语言;写生活随笔,心灵沟通;课文解读,加深文本理解;创意作业,改变教学策略,正如刘祥所言“改变,从写作开始”。“一个人的教育理性,百分之四十来自专业阅读、专业实践、专业思考,百分之六十来自专业写作。”教育写作,促反思,助提炼,是升华。教育理念,要宣传;教育实践,要记录;教育经验,要总结。教育是鲜活的,文字是永恒的,用语言和文字诠释教育,是专业语文教师安身立命的最好方式。立志、立身、立言、立行,吾辈自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