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孙先生和他的朋友们一起吃饭,回来跟我说,一个朋友的孩子,对他那个朋友,也就是孩子的爸爸,是一脸的嫌弃,说出来的话总结起来就是,爸爸这不好那也不好。
我说,怎么会这样呢?
孙先生说,他那朋友,他们夫妻俩这几年的关系不太好,孩子爸爸经常出去吃饭喝酒,孩子妈妈有所怨言,会跟孩子抱怨,你爸爸这不好那不好。
我说,那难怪呢。
陆惠萍老师在课程中提到,有一个教育家说,你的孩子在六岁之前,在自己家的晚饭桌上听到的东西就已经决定了他的一辈子。因为孩子在整整六年的饭桌上,他都在听大人们讲话,久而久之,这些话,会变成了他的价值观,会影响他看待事情的价值观。这也就是,一个孩子在0到6岁期间,在晚饭桌上听到了什么,就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如果说,一个妈妈,经常对她的孩子说,孩子的爸爸怎么样怎么样,那无形中,就影响了爸爸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孩子会把妈妈所说的事情当真。
那为什么原本关系很亲密的夫妻俩,最后变成了相互抱怨的两个人。两个人的关系由好到坏,原因很复杂,但是我们俩前后分析了一遍,对朋友来说,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孩子出生,他们把亲子关系放到了亲密关系的前面。
这一点,其实朋友也已经意识到,但是关系一旦变化,要好起来孩子出生,夫妻俩就分房而睡,妈妈带着孩子睡一屋,爸爸自己睡一屋,直到孩子上小学了还是如此。爸爸长期被忽略,同时,妈妈过多地占用了陪伴孩子的时间,一方面造成了孩子爸爸对孩子的陪伴减少,从而使得爸爸跟孩子没有那么亲密,同时,因为妈妈对爸爸的疏忽,原本亲密的夫妻关系会慢慢变淡,而妈妈心理上也会失衡,觉得爸爸什么都不干,主要是自己在付出。
陆惠萍老师在课程中提到,在有孩子的家庭中,亲密关系一定是要比亲子关系更重要的。
但现今的很多家庭中,往往是一个女人有了孩子,她的老公就被边缘化了,甚至有的妈妈自从有了孩子以后,他都没有名字了啊,而是变成了谁的妈妈。当你自己的名字都没有了,自己都没有了,你的伴侣也没有了,你们两个人的心里就只有宝宝,那这样的状态是非常糟糕的,是不行的。
每一个妈妈,即使有了宝宝以后,她的第一个角色,永远是妻子的角色。结婚以后,你的生命当中最重要的是你的老公。如果妻子这个角色不在了,你跟你的孩子睡觉,那么孩子在他很小的时候,看见的那些真切的东西,就会是他后面的一个对世界的判断。
比如说,自从孩子有记忆以来,他都是觉得妈妈是我睡的,没有跟爸爸在一个房间,这个事情也许会让她非常困扰的,也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以后的亲密关系,因为在他的脑海里,都没怎么见过自己的爸爸和妈妈亲密的样子,没有看见妈妈对着爸爸撒娇,没有看见爸爸亲妈妈抱妈妈。
有很多的夫妻关系,在有了孩子以后,是若即若离的,反正就知道家里有个老公,这样子是不好的。亲密关系处理好了,亲子关系才会更加亲密。陆惠萍老师提到,不论是爸爸还是妈妈,都应该是自己的伴侣要比孩子更加重要的,同时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子去渗透的。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爸爸永远跟孩子讲,我最爱你的妈妈,然后才是你;而妈妈永远跟孩子说,我最爱的是你的妈妈,然后是你。
爸爸疼爱妈妈,对家庭负责,妈妈也时常关注爸爸,给予爸爸支持,这样的家庭是很有爱的家庭,孩子在充满爱意的家庭中长大,他会更能体会到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