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通过 struct
关键字引入结构体
,通过 class
关键字引入类
。他们之间有很多共同点
,如:
- 定义属性用于存储值
- 定义方法用于提供功能
- 定义下标操作用于通过下标语法访问它们的值
- 定义构造器用于设置初始值
- 通过扩展以增加默认实现之外的功能
- 遵循协议以提供某种标准功能
相比结构体,class
还有以下功能:
-
继承
允许一个类继承另一个类的特征 - 类型转换允许在运行时检查和解释一个类实例的类型
- 析构器允许一个类实例释放任何其所被分配的资源
- 引用计数允许对一个类的多次引用
class
支持的附加功能是以增加复杂性为代价的,从内存管理角度,他是引用类型
,存储在堆区
;结构体
是值类型
,存储在栈区
,所以一般优先使用结构体。
引用类型,可以参考oc,下面来看下值类型。
值类型
结构体
是值类型
,我们可以通过代码验证:
struct Teacher {
var age: Int = 18
var age2: Int = 20
}
var t = Teacher()
print("\(MemoryLayout<Teacher>.size)")
控制台打印结果:
po t
,从图中可以发现,t
的打印直接就是值
,没有任何与地址有关的信息
。获取
t的内存地址
:po withUnsafePointer(to: &t){print($0)}
,内存中直接存储的就是变量值信息
。
值类型特点:
结构体的地址,就是第一个成员的内存地址
在内存中直接存储值
值类型传递
的过程,相当于传递了一个副本,存入不同的内存空间,两个空间不共享
状态,相当于深拷贝
自动生成init
方法
mutating
修改struct属性值
,需要用到mutating
关键字,如下:
struct Teacher {
var age: Int = 18
var age2: Int = 20
mutating func modifyAge(value:Int){
age = value
}
}
如果没有mutating
,编译直接报错:Cannot assign to property: 'self' is immutable
。
mutating
,本质上是给值类型函数添加了inout
关键字,相当于在值传递的过程中,传递的是引用,即self的地址
。
SIL如下:
// Teacher.modifyAge(value:)
sil hidden @main.Teacher.modifyAge(value: Swift.Int) -> () : $@convention(method) (Int, @inout Teacher) -> () {
// %0 "value" // users: %6, %2
// %1 "self" // users: %4, %3
bb0(%0 : $Int, %1 : $*Teacher):
debug_value %0 : $Int, let, name "value", argno 1 // id: %2
debug_value_addr %1 : $*Teacher, var, name "self", argno 2 // id: %3
%4 = begin_access [modify] [static] %1 : $*Teacher // users: %7, %5
%5 = struct_element_addr %4 : $*Teacher, #Teacher.age // user: %6
store %0 to %5 : $*Int // id: %6
end_access %4 : $*Teacher // id: %7
%8 = tuple () // user: %9
return %8 : $() // id: %9
}
inout
一般情况下,在函数的声明中,默认的参数
都是不可变的,如果想要直接修改,需要给参数加上inout
关键字。如下:
总结:
mutating
本质是给self
加一个inout
修饰;
inout
相当于取地址,可以理解为地址传递
,即引用;
mutating
修饰struct
的方法
,而inout
修饰参数
。
参考:结构体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