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家庭团聚结束了,有的人能量满满地回来,有的人如释重负似的逃离回来。看着窗外越来越暖和的春日的阳光,看着周围忙碌的人们,我突然在想,每年春节的团聚时光应该是一个特定的给每个人补充能量的时光吧?国家给了法定的假期,习俗要求家人团聚,这是多好的家庭特别时光啊!为什么团聚的时光给某些人的不是能量而是压力和痛苦?我们的家庭关系怎么了?
“我离家很近,但是我一年都回不了一次家”
去年我的一期工作坊中,有个学员是家里的大姐,还有个妹妹。她分享说,她现在一年都难得回家一次,她不愿意回去,因为父母和那个家庭从来没有给过她温暖,也无法吸引她回家的愿望,相反每次回家都很为难,极不情愿。她最介意的一件事情是,小时候父母总是护着妹妹,一旦她跟妹妹发生冲突,父母总是责备她。事实上,每次冲突都是妹妹先招惹她,她气不过就动手打妹妹,父母恰恰看到的就是她动手打妹妹,而不知道是妹妹先招惹她。直到高中时,母亲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这个情况,她本意为母亲至少会跟她说声对不起,但是没有。这成了她与父母之间的一堵墙,让她无法亲近父母。当然,在外人看来,她很孝顺,因为她不断地给父母寄钱、买礼物,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与父母、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是怎样的淡漠。那次的工作坊上,她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失声痛哭。
“每次回家前我都鼓足了勇气,每次都失败而归。”
我的一位同事,她的孩子刚上大学,她特别担心她的孩子将来回家会像她一样为难。她说当初选择到北京,就是希望能离家远一些,这样就少跟父母接触。后来年龄逐渐增长,也努力想改变,希望自己能跟父母的关系好一些,希望每次回去都能尽尽孝心,像歌曲里唱的那样“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甚至每次回家前都要给自己做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这次回去一定要多呆几天,一定要耐着性子听妈妈的唠叨,不跟父母冲突,就几天时间,忍忍很快就过去了。结果每次都是呆不了三天,就逃跑似地离开父母的家,回到她自己的家。
“我鼓足了勇气,挽起爸爸的手臂,我能感到他也很激动”
在一次鼓励咨询的分享会上,一位伙伴很激动地说,她在酝酿准备很久之后,终于在一次跟父母出去逛街时,紧张地挽起了爸爸的手臂,虽然还有点不自在,但终于走出了这重要的一步。而且她清晰地感到,爸爸在有点意外的同时,也有点紧张,更多的是兴奋、幸福和满足。说起来可笑吗?这有什么值得激动的?对于跟我一样从小缺乏跟父母的良好亲密关系的伙伴,我相信你跟我一样能够理解她的激动,也为她的改变由衷地高兴。
我希望我的孩子带着孝心回家,还是带着爱心回家?
当看到身边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我就会忍不住地想,每年春节大家在春运大潮中辛苦奔波回家,有多少人是带着爱心?有多少人是带着孝心?
作为一位目前,我还会忍不住地问自己: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回家是因为什么?我希望我的孩子将来回家来的时候,是带着期待、带着温暖、带着对父母深深的眷恋和爱回家来。如果有一天我的孩子回家来,我看到他是因为“不得不”,是为了要尽孝心,我会感到很难过;如果孩子还带着极其为难的情绪"忍受“着在家的时光,那将是我人生最大的失败和痛心。
所以,我愿意从现在开始,致力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致力于建设温暖、爱的家庭氛围,我期待着将来,我的孩子带着他的爱人和孩子,还有他们的爱心回家来,而不仅仅是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