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罗兰
有一种爱,叫为人父母。“望子成龙“是每个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在养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许多父母也逐渐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许多家长也意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鼓励孩子,让孩子感受到他的成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对培养孩子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发挥成功的潜能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样的观点无可厚非。但家长如何夸奖和鼓励孩子才能给予他们大步向前的信心呢?
事实上,超过80%的父母认为,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夸奖是必要的。
比如当孩子某一次比赛或考试取得不错的成绩时,他们会对孩子说:“你这方面确实有天赋,你好聪明!“。他们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孩子的信心和成就。
但这样真的会有效果吗?这样对孩子的能力进行夸奖,会不会让他们对天赋、能力更加关注?这是不是会告诉孩子,家长确实非常看重才能。而且会让他们觉得,家长可以通过他们的表现看出他们深层、潜在的能力。这难道不是在教给孩子固定型思维模式吗?
对此,研究者们进行了调查研究。
调查对象是几百名处于青春期早期的学生们,也就是六、七年级的孩子们。
一开始研究者给这些学生10道非常难的非语言型的智商测试题。他们大多完成得很不错,当他们完成后,会对他们表示赞扬。
赞扬分两组进行,一组是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这个成绩非常棒,你在这方面非常聪明。”他们会觉得是与生俱来的能力让自己取得了成绩。
而另一组学生,是对他们付出的努力进行赞扬:“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非常努力。”因此,他们并不会感到自己拥有什么特别的天赋,之所以受到赞扬是因为付出了努力。
可见,这两组人的起点是完全一样的,但在研究者夸奖之后,他们的走向开始不同。
对能力的夸奖,让那些学生们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他们也表现出了所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拥有的特征:当让他们选择的时候,他们对有挑战性、可以从中学习的新任务表示拒绝。他们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点的事,以避免别人对他们的才能提出质疑。
相反,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夸奖的学生中有90%的人希望挑战可以让他们学到新知识的新任务。
之后,研究者们给这些学生一些新的难题。
被夸有能力的学生们完成得都不太好。此时此刻,已经认定他们自己一点也不聪明。如果成功意味着他们很聪明的话,那么不太成功就意味着有缺陷。而且在高难度的难题出现后,被夸有能力的学生们认为一切不再有乐趣。他们认为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和特殊天赋受到质疑和威胁。
对那些被夸努力的学生来说,困难意味着“付出更多努力”。他们并不会将其看作失败,也不认为那会反映出他们聪明与否。而且,孩子们依然热爱难题,而且很多人说,难解的题是最有意思的。
研究者对学生们后来的表现进行了观察。
在经历过那些难题之后,被夸有能力的那部分学生的表现直线下降,即使给他们一些比以前还容易的题也无法挽回。他们失去了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表现甚至不如最开始的时候。
而那部分努力的孩子则表现得越来越好。他们用高难度的难题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所以当他们回到较简单的问题上时,他们的能力早已远高于此。
蔡康永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说:“我们喜欢被夸奖聪明,胜于被夸奖努力; 我们喜欢被夸奖漂亮,胜于被夸奖整齐。 我们显然认定天生就有的,比努力才有的,更令人高兴。”
但如果总是夸奖孩子很聪明,我们就把“有才能”“有天赋”“杰出”“与众不同“这些标签贴在孩子们身上,使他们过分关注自己先天的聪明,而忽略了促成成功的因素主要是后天努力和学习。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记得有一个朋友讲过他家儿子的事例,孩子从小被亲戚朋友同事各种夸奖,但别人嘴里的孩子无非是“这孩子真聪明!“”这孩子智商真高”“看人家孩子啥都好”。夸奖多了以后,他越来越发现,孩子对一些有挑战或者比较难的比赛竞技类活动,总是拒绝参与,而且做事有点畏首畏尾。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夸奖和鼓励孩子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通过体会成功的乐趣而更加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而并不是剥夺他们对挑战的热爱,阻碍他们掌握通往成功的秘诀。
但许多家长的做法却带来了这些风险和反作用。
家长要想通过夸奖孩子达到好的激励效果,一定要结合不同的事件和情况,重点关注孩子为每一次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和勤奋,表扬内容尽量具体而客观,同时要讲究策略,而不是简单的说一句:“你好聪明”“你很棒”“你好有天赋”等。
可怜天下父母心,愿所有的父母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