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灵感,我今天不想干活了。
说不定吃点东西就会有灵感,
翻翻书看场电影就会有灵感,
可能出去走走会比较有灵感,
……
天哪,还是没有灵感!
不管是工作写文案还是现在推文写公号,没有灵感就是前进道路上的死敌,很明显在灵感枯竭面前,我败得一塌涂地。
所以,我最近在考虑“灵感”这件事,希望能对灵感有正确的认识,以此拔除自己“以没有灵感”为借口生发的惰性和放纵。
多年前喜欢,现在也喜欢的一部中国独立原创动画《泡芙小姐》。
里面有一集《泡芙小姐的绿萝》讲了一个关于寻找灵感的故事。
被主编狂轰滥炸地催稿的泡芙,偏偏处于灵感枯竭期,心烦气躁的她,碰落了阳台上的一盆绿植,于是, 泡芙开始了她的绿植寻找之旅。
她路过一间店,却有了意外的发现,以及后来的故事。在店里她意外看到店里柜台上的一本书—《存在与时间》书的第一页就写着这样一句话:Being towards death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的意义就是: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
泡芙买了一盆好养活的绿植—绿萝,绿萝在生长,泡芙的灵感却没有来。
又一天,店主发来信息,说:泡芙,这次我一定能救活你的灵感。
店主带她去了顶楼,店主说:他曾想过自杀,可是,当站在楼顶边沿的时候,他突然不想死了,他体会到向死而生的意义。
可是,当泡芙,一步步接近边沿的时候,却没有那种向死而生的感受,灵感也没有迸发。
泡芙泄气地坐在地上,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直从自己的窗户蔓延而上的那盆绿萝。而且是开了花的绿萝,要知道,绿萝开花可是很难的,那一刻,泡芙觉得自己枯死已久的灵感又活过来了。
她终于知道,灵感是什么?不是苦思冥想,不是疯狂到极端,不是向死而生,甚至不是大彻大悟,而是生活中不经意开放的灵感瞬间。
她终于明白,向死而生是对生命的一种拯救,而向生而生是生命中的另一种可能。任何催生人物情绪的本体都可以成为成就思维深度的灵感乍现。
这是最幸运也最幸福的灵感乍现吧,生活中不经意开放的灵感,轻易得来的大波灵感等着你去选择,这样的灵感对于一个搞创作的人,无论是写文、作曲、画画等都自然多多益善。
但很遗憾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都处于没有灵感很焦躁的状态。苦思不得其解,无法入手,陷入焦躁,往往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无论是对艺术创作者,还是普通人。灵感,这个词大概是被过度神圣化了。
灵光一闪似乎是阵列柜上的奢侈品,神圣得被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足够有文化底蕴、有艺术造诣、有惊人特长的人才有资格谈灵感,谈创作。
其实不然,灵感不过是对生活的感悟,是对这感悟有意识地再深度思考罢了。没有对错雅俗之分,只有“是否即时抓取这感悟”之别。抓住一瞬间的感悟就是灵感,没有抓住就是万千情绪中的一粒微小分子。
这样说来,灵感也并不神圣。灵感像是基于人类认识经验过的世界的一种思维,是对生活场景的一种有意识反馈。
我们所思、所想、所要描述的一个深度观点、想要创作的一幅画,不是凭空出现,而是我们感官世界里的诸多元素重组。
就像达芬奇画不出电脑、电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里画不出汽车、扫码支付一样。
科幻影片的特效再炫、再酷,也是基于现实事物的延伸与变形,你看阿凡达的形象不也是人类基本形象的延伸形态吗,他的创作并没有脱离现有的人类世界认知。
然而,搞创作的人大都迷信“天才”与“灵感”的存在,因为这点迷信,就可以把自己搞得异常放纵与异常懒惰。也因为这点迷信,很多人把自己拒于“创作”这个团体之外。
人人都可以搞创作,只要有“对世界的有意识感知能力”,加上“顽强的劳动”。
不要觉得顽强的劳动是唬人的高门槛,其实不是,做任何事都需要有顽强的劳动,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小学生都知道。
爱迪生都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灵感用汗水浇灌得到的踏实感绝对比灵光乍现来的厚重。
因为灵感乍现是运气,而用汗水浇灌的灵感是能力。
拥有能力,任何一种能力,是生活的刚需技能,是进击光芒万丈人生的开始。
去锻炼这种能力吧:
细化生活,
小到动物植被大到宇宙洪荒,去认识去了解,我敬佩袁枚,喜爱他的《随园食单》,不过是柴米油盐的日常,却妙趣横生,我觉得这是种生活的智慧。
大量阅读,才有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断练习,不是有人说“一万小时定律”吗,朝着你的专业努力一万小时试试。
……
灵感是一个不喜欢拜访懒汉的客人。
一个连自己身处的世界都不愿意感知的人,也别期望灵感拜访了。
而且我们也不必总等灵感到来,要学会在没有灵感的状态下仍能继续创作,这是专业和业余的区别。
专业的最高级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是你“重复练习的反馈”罢了。
所以,再不要被灵感吓住了脚步,不敢前行。
写文字的持续写文字,画画的持续画画,我相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