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开门宗师: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姓孔名丘,鲁国(现山东)人,贵族后裔,家道中落,入仕后因陷入政治风波而被迫背井离乡。周游列国13年,奔走呼吁,希望能有明君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一直未遂。孔子是中国第一个私学老师,但有意思的是,由于儒学在汉代被独尊,孔子因此事实上成为中国第一位国学教师。
以述为作
《易》、《诗》、《书》、《礼》、《乐》(今佚)、《春秋》被称作“六经”,也叫做“六艺”,是周代封建制前期只有贵族才享有的基础教育。但随着封建制的解体,贵族以及贵族的老师们泯然众人,有些人就靠教授典籍或者在婚丧祭祀及其他典礼中“相礼”为生。这种人叫做“儒”。孔子就是一位儒。
孔子希望弟子们能成为国家栋梁,所以教给他们各类经典知识。他自己“述而不作”,但其实在解释古代文化遗产时,他加入了自己的理解,而这些理解都是建立在他的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的。例如讲到《诗》时,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正因这样,孔子有别于寻常的儒,他是儒家的创建人,而“以述为作”的精神也成为儒家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