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二章中读到的这样一篇案例:一个8岁男孩因为两个妹妹的出生,家人的关注点改变,从而引发这个孩子的认知出现问题,觉得自己不再是“妈妈唯一的宝贝”,出现随时随地寻求别人注目的怪异行为,最终引发很多问题。在这个案例中,妹妹们出生之前,他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并且度过了他人生中比较美好的一段时光。在这段时光里,家里人全部围绕着他做事情,每个人都乐于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妹妹出生之后,很显然,父母的注意力要转移,不要说一下子有两个妹妹,就是一个,正常情况下,照顾孩子的精力一定会被分配,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及时和孩子沟通,孩子会觉得自己突然间失去了很多,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如果孩子个体的认知能力不够强的话,最终就会出现文中的案例所述的那样:“自暴自弃、无所用心、懒散拖沓、常常惹怒妈妈,不让妈妈有片刻的安宁,拧妈妈耳朵、掰手指,拒绝改正自己的行为。甚至伤害自己的小妹妹…...”这样的孩子,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背负着“问题”而来,因此,与正常的儿童行为格格不入,并且屡遭惩罚而不得改正。这样的孩子不能扔到学校就完事了,依靠学校的力量很难解决孩子的真正问题,因为学校只是家庭教育的显示器,需要家校合力,共同设法帮助孩子跨越心灵上的障碍。
案例中的孩子显然已经变成人们眼中的“问题儿童”,但是他本质并不坏,他只是没有安全感,或是内心“霸占父母的爱”的欲望没有得到实现,从而形成的个体行为。怎么办呢?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沟通,帮助孩子自我认知,让他了解到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同时,父母、老师或同学要给与充足的关注和关爱。发现他的优点,让他融合到大环境中,而不是每天禁锢在自己狭隘的心里黑洞里。
其实,我就有处理此类案例的经历,但是没有文中孩子那么严重。记得我儿子出生的时候,女儿也是8岁多,因为在弟弟出生之前,就会和女儿沟通,告诉她,将有一个可爱的小天使陪伴她长大,这个小天使特别需要她的关照,在女儿的潜意识里,有一种想法就是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弟弟,弟弟将是家中的一员,和她一样是父母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爱,甚至因为比姐姐小,需要更多父母的爱。并且告诉女儿,每个父母可能会有很多孩子,比如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他们就有好几个孩子,因此就有了姑姑叔叔、舅舅阿姨等亲戚。因为在弟弟出生之前,有了这些沟通,女儿在对待弟弟的态度上是非常友好的,她舍不得弟弟哭,她会哄弟弟睡,逗弟弟笑。但是,还是因为弟弟的出生,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尤其是弟弟一岁多的时候,女儿写了一篇作文《都是因为你》,大意是因为弟弟的出生,父母不再关照很多,因为弟弟的出生让自己失去了很多很多。记得在那篇作文里,女儿用了很多“就是因为你……”,看过之后,我觉得自己的精力需要重新分配了,起码是让女儿觉得妈妈的关爱是均等的。首先,我给女儿写了一封信,信里先说sorry,告诉女儿因为妈妈太忙,忽略了她的感受,然后告诉她为什么未出现这种状况,不是因为她不重要,是因为弟弟太小,需要教弟弟很多东西,需要照顾弟弟很多事情,并告诉她,妈妈很需要她的帮助,让她一起陪伴弟弟成长。随后,在日常行为中,我不再一味地要求女儿学习,而是让她做了很多事情,也及时地肯定她的帮助,这样久而久之,女儿和弟弟的关系特别好,也特别关照弟弟。
因此,对于文中的案例,我觉得老师、父母应该和孩子沟通交流,让孩子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一个完整的认知,不能总是用“惩罚”代替一切,那样,孩子的问题愈来愈多,最终将成为真正的问题儿童。儿童的个体行为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许多成长背景和认知影响的,了解儿童问题的本源,才能根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