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是语文课本上的一首诗,教学这首诗要引导孩子想象画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脑补的过程中产生了质疑,通过进一步的思考有了其他的思路,最后发现讲这首诗的时候没能做到实事求是,还是有点遗憾的。
我之前在脑补时,想的金盆是洗脚洗脸的那种铜盆,如下所示:
之前想象的场景是这样的:
铜盆中装满了水,在冬日的乡村院落里放一晚上,大概就能全部冻住了(当时杨万里在常州也就是如今的江苏任职,如果当年的立春时节够冷的话还是应该有可能的),那冰的形状大概就是盆的形状。
“稚子金盆脱晓冰”
早晨,小孩把这块冰从盆里脱了出来。是怎么脱的呢?若是孩子比较聪明,没有费多大劲的话,可能是往盆里浇一点水,让冰稍微融化一些就不那么粘盆了,然后把盆子倒过来使冰脱落。若是个不太聪明的孩子,可能会使用蛮力,费劲地扣、敲出来吧。
“彩丝穿取当银钲”
然后把彩丝穿过了这块冰,那么厚怎么穿的?我没想太多,反正只知道是穿过去了。提溜着这个冰坨当银钲,银钲长得像倒置的铜钟,是一种金属打击乐器,上有长柄可手执。在古代这种乐器可是只有权贵阶层在重要的场合才能奏响的,可能这个农村小孩进过城、见过些许世面?
“敲成玉磬穿林响”
小孩开始敲了,怎么敲的,拿什么去敲我没多想。但刚刚还是当银钲的,怎么又把它当玉磬敲了?玉磬是石制的一种乐器,用玉石做的,样子如下。
然后我明白了,冰块怎么能发出金属的声音呢?敲出来的声音应该和玉磬更接近吧,这样就解释得通了。
“忽作玻璃碎地声”
敲着敲着,哐当!冰块掉在了地上发出玻璃碎掉的声音。怎么就能掉了呢?小孩敲得太高兴忘乎所以了,彩丝从手中脱落了?还是彩丝承受不住这冰块的重量而断了?或者用的力气太大把冰块敲裂了?都有可能。反正现在的小孩一定很失落,好不容易从大自然中改造了个玩具玩,又在自己手上给弄坏了,真可惜。理智的孩子叹叹气,感性的孩子估计要哇哇哭。
后来我躺在床上,还在想这个好玩的场景。不知怎的,突然冒出一个问题:这么大一坨冰很重吧,小孩真的可以单手拿在手里敲吗?这么大一坨摔在地上真能发出来玻璃碎地声?这冰的形状应该是啥样的呢?此时玉磬的形状浮现在我的脑海了,我恍然大悟!那坨冰很有可能不是金盆的形状,或者不能称之为一坨,很有可能是一片(是有厚度的,不能太薄)。冬天湖水结冰结的都是上层,薄则几毫米厚则几米,冰下还是水。那么这个金盆中的水被冻住的,可能是上面那层,但不至于那么薄的,否则一拿就碎。这样小孩脱冰就很容易,稍微等它化一化然后一捞就成了,这样冰也不至于像我之前想的那么重。
其实还有一种情况是,盆中的水就没有那么多,只铺满了盆底,那样冻住的话也很好取出来。于是我之前脑补的那一坨重重的冰,就变成一个有厚度的冰片,更符合实际情况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穿彩丝的部分。彩丝怎么穿进去的呢?小孩肯定是找简易工具,筷子之类比较细的东西,然后钻啊钻、戳啊戳,穿出来一个孔。期间肯定是小心翼翼,避免冰裂的风险。
若是这个孩子更聪明,他完全可以不用钻孔。这个方法我还是在b站看到的,一个小学生up主发了一个视频,在视频中他做了《稚子弄冰》的小实验,他把一个吃饭用的小金属碗装满水,然后直接把彩带一头放进水里,一头留在外面,放入冰箱5小时后拿出来,提溜着彩带轻而易举地脱了冰。他接下来用三种不同的工具敲冰,这个步骤就解决了我之前没有意识到的一点:小孩是用什么工具敲的。他用木锤敲,有声音但是很轻;用木筷子敲,声音太小几乎听不见;用钢勺敲就很清脆悦耳了。最后这个up主还把冰摔到地上,感受了一下忽作玻璃碎地声。这个up主是我学习的榜样!
我们再回到诗中,接着小孩拎着自己费心DIY的“乐器”开始演奏,用他自己的音乐庆祝立春的来临,给当时大伙儿鞭打春牛的情景配上了自己的bgm,那一定是神采奕奕、十分自豪吧!而后来这个“乐器”被摔坏,也一定十分心疼吧。
这样小孩的脱、穿、敲这三个动作就有了鲜活的画面,这样实事求是地论证一下,这首诗中的小孩形象就更加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