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被评为周口师范学院年度志愿之星;
2014年9月,被评为周口师范学院学雷锋优秀志愿者;
2015年1月,被评为周口师范学院优秀共青团员;
2015年12月,被评为周口师范学院优秀通讯员;
2016年5月,被评为周口师范学院优秀团学干部;
……
这些荣誉证书都被刘培军小心珍藏在盒子里。刘培军说,在公益的道路上,他只是走了一小段路,这些证书就像路上的一个个脚印,记录着他沉稳的步伐。
3年采写新闻稿件90余篇
在周口师范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问到刘培军这个人,大学生志愿者的第一反应就是:“知道,就是那个经常写新闻的学生!”
2013年9月,刘培军考入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热爱新闻事业,热心志愿服务的他,先后加入了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共青团博文记者站,这给他采写公益新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3年来,刘培军深入周口的养老院、村庄、小学,采访了大量志愿服务活动,发表新闻稿件90余篇。
在这个过程中,刘培军渐渐确立了自己的志向:做一名公益记者!
考上大学立志要回报社会
刘培军来自平顶山一个偏僻的山村,家庭经济并不富裕。幸运的是,得益于国家推行的“两免一补”政策,他顺利地进入了大学。当时,他在心里许下一个诺言:努力学习,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所以,刚入学不久,看到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招募志愿者,刘培军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做一个志愿者时,他回答说:“因为一个诺言。”
从那时起,每周六早上天还没亮,刘培军就起床,匆匆吃过早饭,来到学校门口和其他大学生志愿者会合,然后一起出发前往服务地点。他们的服务地点不止一个,有时会去附近的养老院,有时会去很远的乡村小学。
刘培军说,最让他难忘的一次志愿服务发生在2014年夏季的一天。按照计划,那天早上,他要去一个留守儿童家里支教,可是临出发前,突然下起了大雨,为了不让孩子失望,刘培军穿着雨衣骑行30多分钟赶到了孩子家。孩子的爷爷奶奶看到浑身湿漉漉的刘培军,激动地拉着他的手说:“孩子,下这么大的雨,我们以为你不会来呢!”
用文字传播正能量也是做公益
如果不是因为一件事,刘培军可能还不会萌生做一名公益记者的念头。2013年12月,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编织围巾,短短一个星期,他们就织出200多条爱心围巾。该活动被十多家网络媒体争相报道,而采写这条消息的通讯员是学校一个学生。这让刘培军很好奇,之前他以为采写新闻距离普通人很遥远,没想到学生也可以通过媒体发表稿件。
经过“偷偷”观察,刘培军发现,这个通讯员是学校共青团博文记者站成员,这个组织是校外媒体与校团委共建的校园记者站。刘培军想,他学习的就是新闻专业,平时又大量接触志愿服务活动,如果通过这个记者站,将自己采写的公益新闻投稿给校外媒体,不就能把公益活动的正能量传播得更远吗?于是,刘培军申请加入了记者站。
然而第一次的投稿并不顺利。当时,刘培军和同学以感恩节为契机,组织了一场公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他将这次活动写成了一篇新闻稿件,可是发给校外某媒体后不久被退回了。他没有放弃,而是根据该媒体编辑的意见进行了修改。最终,刘培军采写的那篇新闻发表在了国家某重点新闻网站上。
“体验式”采写有温度的新闻
有了第一次的发稿经历,刘培军备受鼓舞。他开始尝试通过新闻舆论传播正能量。
前年,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一名新生在军训期间查出患有白血病,他的家庭为此债台高筑,2015年10月,全校师生纷纷为他捐款。刘培军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针对此事在《周口晚报》、中国青年网、映象网等媒体发表了题为《情暖金秋:周口师范学院师生捐款援救重病同窗》的新闻报道,吸引了一大批爱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谈到新闻报道产生的社会效果,刘培军流露出一丝自豪。他说:“践行公益的方式有很多种,需要有人埋头默默工作,也要有人为公益事业发展大声疾呼。”刘培军想做的就是“为公益大声疾呼”的人。
不过,除了写新闻报道,平时的志愿服务活动,刘培军没落下一次。他说,只有亲身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才能写出感人至深的公益新闻。
截至目前,刘培军参加志愿服务的时间累计超过100个小时。
在前行路上吸引更多同行者
今年3月,刘培军推动周口师范学院校团委与北京某慈善机构合作,共同在校内推出“公益记者培养计划”,目前,已选拔出10名大学生公益记者。刘培军打算利用网络众筹平台和商家赞助筹措项目资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问到他这样做的原因,刘培军说:“我立志做一名公益学生记者,但现在面临着考研或就业的选择。学校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得很好,必须要有更多的公益记者把正能量持续传播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关爱弱势群体。”(通讯员刘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