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小朋友,总是会做许多大人未必感兴趣,但是孩子却甘之如饴的事情,比如陪他去游乐场,比如一起去看暑期档的电影。
本月看了三部电影,《变形金刚》尚还可以一看,虽然到了一半之后我有些坐不太住,觉得情节蛮无趣的,当初小时候我也曾经是变迷,但我总觉得电影和电视是完全不同的产物,这里的擎天柱整个一个居委会大妈,很少见到电视剧里的阳刚之气。而《洛克王国》我们找了个让孩子独立的借口,让他自己买票进了电影院,当然偷得浮生半日闲的父母在咖啡馆消磨了时光后,必须赶到电影结束前在门口翘首以待。
又看了今天的《赛尔号》,到影院前已经注意到观众人数稀少,再看长长的电影目录上大多是国产品,而且以儿童片为主,只有极少量的进口片占据着排片榜,一部来自印度,一部是美国的,让我倒有几分想念当年的电影节,至少我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片。
《赛尔号》就是一部针对孩子的营销作品,排除里面的英雄落难和拯救世界主题外,整部电影处处落于俗套,但是孩子们还就是喜欢看。既来之,则观之,怀着这种心态我倒也饶有兴致地陪同看了下去,一边推想着回到童年我会喜欢这么一部电影吗?
答案也许是肯定的,尤其在没有太多精神食粮的情况下。小时候,对片子其实没有太多选择,基本是片子选择了我们。一直到小学毕业有机会拿到所谓“内部电影票”,看了《ET》和《真实的谎言》之类的片子,才真正转化成影迷,可以把同一部电影看三遍以上。接着就是到了电影节,和朋友一起排列组合出最想看的电影,然后奔波于各大影城之间。会跑进电影院发现这是一部纯外语片,比如土耳其的或者希腊的,而翻译就坐在我们中间当场口译,所以屏幕上的男声,女声,童声,苍老的声音都由一人演绎,但是我们还看得不亦乐乎。
世界是一个轮回,现在的孩子还是看着类似我们童年的东西,如果不给予引导,他们就是在电影院看着属于他们的英雄和公主梦想,要到什么时候,应该给予他们机会,看看类似《跳出我天地》(有脏话,似乎不适宜),《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等能够触及心灵的电影。
不过也许对孩子的要求不应该太高,他到电影院就是为了求娱乐,更何况厂商答应送所谓的游戏装备。于是孩子们就沉浸在情节之中,努力享受着他们拯救世界的乐趣,似乎已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正当我对电影打算采取宽容的态度对待时,电影已经接近尾声,拯救世界的小英雄们回到了赛尔号上,而获得的奖励是--镜头拉近,“中信银行的信用卡”赫然出现在英雄们的掌心。
顿时我浑身起了鸡皮疙瘩,实在很想掩住旁边孩子的眼睛,片子可以俗,但是请不要这么恶俗好不好,以前米兰昆德拉讨论媚俗,那现在恶趣味的俗趣又让人如何面对?而且将广告意识和物质精神深植入孩子心中。
确实只好笑了,和旁边的孩子们一起,除了苦笑我又能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