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徳公园”,远远可望见“皇家植物园”油油的绿色。而当你进入“植物园”,陷于那无边无际“绿的海”中时,你能想起这是悉尼的秋天吗?
这满眼的绿,无处可逃的绿。眼自然是醉了,心此刻更是沉醉不醒了……
择一个朗日的午后,来这浓荫下,将身子在这软软的绿坪上慵懒地放平下来。什么也不用去想,让时间从头顶那厚厚的枝叶里一点一点悄悄地溜走……那该会是件何等惬意的事啊!
这“绿的海”,一直翻滚着像是真的要滚到那边的海里面去……
沿着海边弯弯的步道与石砌护栏一直往前,就可抵达“麦考利夫人椅”。
我一路上想:
被当作一处景点的“麦考利夫人椅”究竟有何特别?造型是古典欧式抑或巴洛克式?是用珍稀的木种抑或名贵的金属制成?摆放在怎样的一座华丽的宅邸里?
终于到了,我四处张望,可哪里有什么华丽的宅邸,周围连一间屋子也看不见。细细地寻找……终于在一块上面刻有字母、十分粗躁的岩石上认得了它。可如何也看不出像是椅子,更别说是总督夫人的座下。我彻底拜倒在澳洲人这种独有的“想象”下了。
若在东方国度,它大致会是这样的版本——纤弱多情的女子,常常来海边等候,期盼自己心爱的人能早日归来。最后化作一块坚石,生生世世守候在这里……
但这个能激起人们无限怜爱的动人故事,使得这些也都无关紧要了——
当年麦考利先生,作为英国派驻澳洲的第四任总督 ,带着年轻的妻子来到澳洲生活。但他每五年要回一趟国内述职,其间若有急诏也得要回国。由于路途遥远、再加上公务,麦考利先生往返一趟往往要历时两年之久。
(大概是那时英国政府高效廉政,不准许携带夫人来回吧。否则,我们今天就不会见到这“麦考利夫人椅”了)
每次总督回国,形只影单的总督夫人就会经常来这里。她伫立海边,翘首期盼着麦考利先生早日归来……
麦考利夫人性情温良,总督在夫人的相伴下,其政绩斐然。因而赢得了“现代悉尼的缔造者”的赞誉,总督夫人也深受人们的爱戴。
因此,人们为了纪念这位温良的总督夫人,就在她曾经驻足的地方,将这块岩石雕凿成一把石椅,并亲切地称它为“麦考利夫人椅”。
此刻在我心里,“麦考利夫人”丝毫不逊色于东方爱情传奇里任何一位美丽多情的女子。
当年,麦考利夫人从这里所看到的悉尼是什么样,今天我们已无从知晓。但在她的脑海里,前方海面上一定曾无数回出现过麦考利先生归航的船帆……
这里,的确是眺望“歌剧院”最好的地方。我在想:“悉尼歌剧院”当年的设计者——丹麦著名建筑师——约恩·乌松,大概也应是受了“麦考利夫人”的启迪吧?
此刻,洁白而轻盈的“悉尼歌剧院”,在我眼里渐渐成了“麦考利夫人”的美丽倩影……
——终稿于2018.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