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曾国藩传》又有新收获,那就是为人处事,不为虚名所累,才能成就真实的自己。
曾国藩为官清廉自守,却未获清廉之名,主要是因为他对自己非常自律,吃穿用度都能省节省,家人也是要自己劳作,勤俭节约,辛苦劳作才能维持正常生活,而且他不贪污不受贿,自己喝酒也要去市场零买,请人吃饭只能用破瓦罐,但是在官场上却力求做到和光同尘,该送礼的送礼,该请客的请客,哪一项都比较随众,为的就是不树敌,不标新立异,受人排挤,以至自己的远大目标不能实现。也就是说,曾国藩的清廉是刻在骨子里的,可是表面上却能做到和光同尘,这是因为他的志向不是做“清官”,而是做大事。
以海瑞为代表的清官,之所以成为官场上的公敌,就是因为他们始终宁折不弯,对事实存在的潜规则绝不妥协,因此无法获得别人配合,自己一清如水,必然衬出别人不洁,因此被排挤打击,无法调动一切可能的力量,来办成一些真正有益于国计民生的大事。曾国藩的目标是“内圣而外王”,他从自身经验总结出,一个人特立独行,必然为众所排斥:“人之好名,谁不如我?我有美名,则人必有受不美之名与虽美远不能及之名者。相形之际,盖难为情。”因为如此,曾国藩才能不注重外在形式,虽未有清官之名,却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实事好事,成为我们今天追随学习的榜样。
对照自己,我原来也是为虚名所累之人,曾经最看不惯那些虚假客套的人际关系,看不惯在一起表面亲热异常背地里互相诋毁的人,不屑于与之为伍,更看不惯朋友圈里拉选票,求赞的行为,觉得拉选票的做法破坏了比赛的公平性,无法显示选手的真正水平,所以绝对不附和,为蝇头小利大肆求赞,让别人的个人信息暴露于危险之中,是一种不义之举,更是从来不理。
我从小到大,看重公平,在乎诚信,不能接受弄虚作假的行为,因为这种较真儿的性格和身边很多人格格不入,以至工作生活中平添了许多麻烦,学习交友中也多不少坎坷,却师兄抱着宁折不弯的心态始终坚持,可是其中的艰难自己知道。
直到今天看书,才猛然醒悟,一个人真正拥有的品质是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而不是呈现在表面上的,是自己为人的准则,却不是给人看的道具,所以没必要太注重表面,虚名只能满足虚荣心,却无益于事情本身,这世间总有各种不公平,各种虚伪,各种不真诚,凭谁也不可能彻底杜绝,涤荡,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完全脱离群体独立存在,想要生存,就必然要与人合作,必然需要自己以外的资源,如果自视清高,特立独行,自然会遭人排挤,被人冷落,无法获得帮助,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何况社会本身就要求彼此协作,互通有无,否则必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最终走向枯竭。
所以要学会在某种程度接受别人不那么合乎文化标准的做法,比如偶尔失信,比如不那么守时,比如贪小利,比如因为自身修养或能力不够表现的无礼,这就是现实,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活的从容自在,就要学着接受这世间存在的一些属于人性本有的弱点。不为这些无谓的小事儿所扰,不困在这些没意义的纠缠里,才能以更超然的视角清看到自己的本心,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更专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儿,更有精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人的进步是像水一样的,有时可以一直前行,有时却需要迂回前进,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必要时绕个弯,打个转折,这都是生存能力,并不因此改变自己的属性,也不能玷污自己的形象,更不改变自己的本质。你还是你,那些不是发自内心需要的行为不过是你为了适应环境的一点装饰而已。
不读书不明理,好书伴我行,人生路上得以见到更多的风景,经历更多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