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公地悲剧?
讲个故事:一群牧民一同在一块公共草场放牧。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只羊增加个人收益,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羊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羊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牧民将如何取舍?作为理性人,每个牧羊者都希望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在公共草地上,每增加一只羊会有两种结果:一是获得增加一只羊的收入;二是加重草地的负担,并有可能使草地过度放牧。经过思考,牧羊者决定不顾草地的承受能力而增加羊群数量。于是他便会因羊只的增加而收益增多。看到有利可图。许多牧羊者也纷纷加入这一行列。由于羊群的进入不受限制,所以牧场被过度使用,草地状况迅速恶化,悲剧就这样发生了:草场持续退化,直至无法养羊,最终导致所有牧民破产。
这就是公地悲剧的故事。它适用于太多领域,生活中的公地悲剧也比比皆是。
二、环境的“公地悲剧”
看完了公地悲剧的故事,你第一个联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大概是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吧。每个个体或者集体都知道环境保护是多么重要,但是当大家看到有利可图的时候,心里都会想“去他的环境保护,先赚钱,管他呢!” 为了环保加大成本,这不是理性赢利者要做的事情,这好像更类似于公益组织、慈善事业。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发展中国家试图不再走这样的老路,但是似乎不太成功。以“APEC蓝”为代表的一切以会议命名的蓝色正可以说明这一点。
三、知识IP的公地悲剧
除了环境保护,我还想说说知识IP的“公地悲剧”。在知识IP快速发展的当下,很多人都急着成为知识IP,急于把自己会的那些东西变现,以便早点实现财富自由,走向人生巅峰。
但是当知识IP是那么容易的吗?读了100本书就能成为知识IP?写了100篇文章就能成为签约作家?学过一些课程自己就能开课?假使真的可以“成为”,大概也不会“成为”长久,赚一两次快钱,博一两次眼球,从此也就销声匿迹了。对于这些尚未成熟就要开花结果的知识IP,其实只是在内耗而已。
就好像“冠生园”事件,南京冠生园黑幕曝光后,包括上冠、武冠、新冠在内的整个“冠生园”品牌都受到连累,这说明“冠生园”品牌发生了“公地悲剧”。知识IP们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大家看过了太多分享如何快速阅读一本书、如何时间管理、如何构建知识体系……可是分享者的水平却参差不齐,那些知识IP里面的“短板”会影响这个圈子的生态环境,引发知识IP的公地悲剧。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知识IP面对的群体十分有限,在这个群体里大家会慢慢对各类课程变得无感,如何激发大家的新鲜感,或者说如何扩大这类群体的数量,也许成长型社群是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