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觉察不是内省
简单来说,觉察是自发的、中立的、创造性的,对此刻升起的经验的体验(无论是对感觉、情绪、观念、想法还是行为)。
觉察是不带有评判性的,觉察是对发生的此时此刻的自身的情绪、感受、观念、想法、行为的体验。内省是带有评判性的、评估性、控制性的,对自我进行思维分析、按一定价值观念和行为标准进行考量评估,以对自我进行改变和引导。内省虽然通常很有价值,却很可能打断我们,将我们带离此时此地,让我们不是沉溺于过去就是思考未来。内省过度可以变得很病态,并造成进一步的冗思、心障、自我意识和过度的自我批评。
什么是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是对自己存在,并且自己是作为一个拥有私人感觉和思想的个体(而不是其他人)的存在的明确认知。
不论在人类还是动物王国中,觉察都可能在对内在状态(如内脏感觉)或外部事件的感官觉察中产生。
对自身内部环境的觉察使我们知道,我们何时饥饿或性冲动,口渴或疲乏,快乐或悲伤,烦恼或平静,这种觉察也辅助我们去应对内部状态。
当觉察到不适或不平衡,且拥有决断力和意志力的时候,我们就能去满足这些需求。举个例子,当我们感觉饥肠辘辘,我们就出发去找食物;当雨开始把我们淋湿,我们就寻找庇护所;当我们的性欲觉醒,我们就去寻求性交、献股勤或生有。最简单来说,觉察来自为了满足机体需求和重建“自我调节”,以及我们每时每刻对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感觉。
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把觉察能力摆错了位置。从生命的最初阶段,我们就开始无视觉察。作为婴儿,我们的所有基本需求都需要养育者帮助满足:当我们获得喂养、拥抱、轻摇和抚慰;当我们不舒适的尿布被换掉,当我们觉得热或冷时…所有这些原始需求都需要“他人”来满足。当没有获得满足,我们抗议,高调发出刺耳的尖叫,大哭大叫,并挥舞我们的四肢。更进一步,如果我们的需求总是无法持续、及时地获得满足,痛苦的感觉变得如此强烈难耐,以至于抽离成了婴儿的唯一选项。这是婴儿仅剩的应对方式。当我们逐渐成长成熟,因为害怕来自父母的惩罚,我们学会主动压抑我们的本能冲动和需求。我们能够暗暗地感觉到它们微妙的不赞成和不舒服,于是我们转头避开这些不认并进一步关闭了新生的觉察。当孩子看到他心爱的宠物被车轧死,而父母立刻就提出买一只新的宠物作为“代替品”以扑灭孩子震惊、悲痛恐惧、愤怒的情绪时,父母不仅仅教给孩子他们的情绪无关紧要,还从本质上教给他们,他们并不存在。
对自己原始身体感受、情绪、需求的长期压抑和忽略,容易造成个人身心健康和亲密关系方面的诸多问题,包括一些慢性疾病,失控的情绪或者情感麻木,抽离的生命状态。
自我觉察能够帮助我们重新了解自己的内在,包括情绪、感受和需求,觉察可以帮助我们开始关注身体,关注自身的生命体验,打开身体智慧和疗愈能力,帮助我们解决躯体、情绪和心理困扰,和生命系统的连结,达到身心合一的健康生命状态。
本文主要内容编辑自创伤疗愈专家彼得.莱文《心理创伤的疗愈之道—倾听你身体的信号》
你对身体投入越多的觉知,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并欢跃一样。
“尊重你自己的感觉。”或者,你能否如乔布斯那样,很早就能领悟到:“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真正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武志红《身体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