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讲两个重度文字依赖症患者的故事。当你点开这篇文的时候,如果找到自己的影子,没关系。
1.
前几天看到朋友在半糖上发文章,赶紧也下了一个去了解。偶然在上面又发现了吴小妹的ID。
来自铜陵的吴小妹毕业前是我店里的常客,中长发,素颜妆,浅灰、米白的麻料衣裙,典型的不惊艳但挺耐看的文艺小女生。她特别不爱说话,之前点外卖,总是低头说完谢谢就走,后来我店里坐,也总是一个人,带着耳机慢慢吃完一份餐,偶尔带一个同学来,她总是在倾听,就算说话,也会低着头,很短,很慢,很迟疑的样子。
熟了以后慢慢知道她的微博、豆瓣,关注后才发现另一个世界。她写的文字清新细腻,想象新奇,还带着一点顽皮小姑娘的古灵精怪,在这些社群,她都有上万的粉丝,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活泼开朗的妹子。同样的感觉还有在和她微信时,调皮的对话,抖机灵的表情一条接着一条。
然而一旦面对面,即使很熟悉以后,仍然只是报完菜名,带上耳机,在手机或iPad上打字,静静地吃饭,吃完饭,说一声谢谢离开。偶尔和她说话,就会低着头,很简短地回答,完全不像是那个隔着屏幕打字的机灵鬼。
2.
小陈不久前给我发微信,说他已经打算放弃相亲,一切随缘了。
我们俩12年在郑州参加废水工程投标的时候认识,因为他也爱写点东西,和我说得来,所以我们就一直联系着。后来我去了海口,他留在郑州辗转了好几家公司,现在的待遇还不错。
因为一直没有女朋友,他家里人很着急,不断地给他介绍。现在介绍男女相亲的流程已经很进步了,并不像网上说的那样,非要面对面坐着尴尬。通过一个中间人,向双方家长要来微信号,相互一交换,孩子要是接受,就有了一撇,然后加微信相互聊天,就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事了,父母和中间人只是阶段性地探问下进度。
结果那小子也是隔屏幕打字聊得很开,一见面就哑了火的类型。每次家人送来号,加了微信一聊,反响总是不错,好,那节假日回开封老家见个面吧。那是见一个吹一个,见一个吹一个。女生在微信上被撩得很高,聊的很开心,心里有一个很高的期待,结果见了面一说话却是一个木讷寡言的闷葫芦,心头是一盆冷水浇下来的感觉。
3.
我身边还有微信里聚集了不少这样的人:
他们学习和工作很理性,不怕发言,总结陈词铿锵有力。
生活很感性,很少外扬,或沦于情绪,或归于木讷。
他们聊天爱打字,不爱语音。
网聊很话唠,面对面说话就会变被动。
他们文笔都很好,发朋友圈都会组织语言。
懂的多,但经常懒得去证明或辩驳什么。
他们通常被动接受协作,一有机会就窝回自己的世界。
最初注意到他们,要归功于微信、朋友圈,以及类似的社交软件和社群平台的下沉,使这些此前隐藏的群体越发突显。
我们最初设计这些应用的目的是消除人与人的距离,增进相互间的交流。
在不同的交流手段中,文字交流的好处是,不管你的声音是否动听,是否善于鼓动,只要你能够组织好文字,你就处于新的优势地位。
然而,就像随着表达场景的不断拓展,场景本身会发展成为新的一极——当文字交流可以越来越多地完成原来靠吼、靠传话才能完成的任务,它开始令受益者产生了依赖和滥用。
于是,就像滥用匿名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沉溺于自己文字所塑造的“亚ID”。
只有面对着屏幕上跳动的光标,我们才能召唤出自己那个活泼机灵的分身。
只有细心编辑的语句,才能表达我们的真实感情。
只有隔着一层玻璃,延迟发送,我才能说出我爱你。
原以为透过屏幕上的文字,我们终于可以拥抱世界,却发现自己落入更深沉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