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译文】德高的人做了有德的事不自认为有德。德低的人以有德自居,紧守着“德”的荣耀害怕失去。所以说,德高的人顺乎其然作为,德低的人自然地做事而后却念念不忘,总是强调。最讲仁爱的人有意为之而后才试图将其忘掉。正义的人主动去做而且事后念念不忘。而讲礼仪的人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地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因此道不被重视,就会有人来提倡德,德不被重视,就会有人来提倡仁,仁不被重视,就会有人来提倡义,义不被重视,就会有人来提倡礼。礼的提倡,就是忠信稀缺而乱象的开始啊!那些占卜、预言等行为,不过是道的虚华外表。而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舍弃轻薄而采取厚实,舍弃浮华而处于真实的状态。
【经解】
前三十七章是《道经》,从第三十八章开始是《德经》,所以有人说《德经》部分得名,也是跟第三十八章开头这四个字有关——上德不德。“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最有德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做了有德的事儿,没有把它当作是一件什么了不起的事,自然而然,做完了这事就过去了,这才是真正有德的,不是有意作秀。“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的人是什么样子呢?老是把这个当作一回事,老害怕它失去,我做了好事没人看得见,那做这个事情的意义不就没有了吗?所以老在强调,你看这事是我做的,我是个有德的人,老在攥在手上,这反而是一种境界不高的表现,“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无为就是自然而然地作为,做完了,也就自然而然地把它忘掉了。一切顺其自然,这是真正有德的表现。“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是说水平(低)下的人,品德属于下德的人,当然这也是有德,自然而然做了,但做完之后自己老在强调,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仁就是仁爱,同情心。所以这样的有同情心的人,有着仁爱思想的人,有意为之,我要去做好事。这种做好事的事情很好,我要主动去做,但是过后也把它忘掉了。“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义比仁又差了一个层次,大家看这里边划的层次,最高的应该是道,按照道去做的就是德,然后是仁,然后是义。有上义的人,上等的这种正义的人是什么样子呢?为之而有以为。主动去做,而且做完了也把这事情牢牢记住,念念不忘。你看我这人多坚持正义,我这个人大义凛然吧。所以老子认为其实这样都属于有意为之,不符合道的自然而然的这种方式与原则。“上礼为之而莫之应”,礼是什么?儒家讲礼嘛,礼是德的外在表现。提倡遵守礼而没人回应,则愤怒的扬起手臂强迫别人遵从。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在讲这样的一个逻辑,道这个东西被人忘掉了、丢掉了、失去了,然后才提倡德,大家要讲德;德这个东西讲也没人理了,然后再提倡仁,要仁爱;仁这个东西大家也觉得没有什么约束力了,然后才提倡义;提倡义大家也不理它了,也不遵守了,于是就出现了礼,出现了礼仪礼法。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提倡礼的时候是什么时代?就是忠信大家都不讲了,薄嘛,也可以读作薄,变得稀薄了,变得稀缺了。“而乱之首”,提倡礼的时候,大乱就将出现了,乱世就将出现了,为什么?越是提倡什么,就是缺少什么。本来这些东西都是大家应该自然而然地去遵守的,现在缺了,约束不了了,就用礼变成了法律一样的这种强制性的。所以老子就说礼的这个时代已经就是忠信之薄、祸乱之首的时代了。“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前识就是预言,认为自己可以未卜先知。老子对这种人的看法叫“道之华,而愚之始”,这只不过是道的外表,是愚昧的开始,不是真正的学问。所以大丈夫,也就是君子,真正有智慧、有思想、有品德的人,“处其厚,不居其薄”,要处其厚。实就是厚,华就是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这不是上边的厚和薄就清楚了。“故去彼取此”,把华去掉,把薄去掉,而应该居于人类的实、厚,居于这样,才是一种符合道的行为,才是一种符合道的思想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