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进入了我的小打卡程序,看了暑假这一个多月来的学习日记。仔细阅读了一下学习日记,感触颇深。从8月份的新兴成长计划的学习中,我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不断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实践中的问题层出不穷,我们教师的挑战也越来越多。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更新自我,发展自我。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做一名合格的引路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一个多月来的学习情况。
一、梁勇校长讲课的《教学ppt的设计与制作》
通过梁老师的精彩讲解,我对于PPT的制作和设计体会越来越深入,梁老师的课主要围绕四个方面的内容:简要介绍,基本原则,案例分析,基本方法。本节课不仅有理论,而且案例的呈现使我更加直观地学习了PPT里的一些制作方法。也让我更加明白要基于以上内容进行课件设计:风格统一,逻辑清晰,一目了然,视觉化。以此为标准进行设计,有了明确了的方向性,课件的制作也就更高效更美观大方了。所以我就梁老师的课修改了我以前的课件:
一、注重板块化。课件应该是为课堂服务的,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更高效的将知识内容交给学生很考验老师的教学能力,而课件就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所以在梁老师的指导下。我将我的课件的板块化加强,逻辑更清晰了。
二、注重美观性。PPT注重视觉性,俗话说,人都爱看美的东西。尤其是孩子,越美观大方越简洁明了的图片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所以我将我的课件修改得更加简洁明了,风格统一。尽量做到视觉上的美。
三、注重高效性。在梁老师的课上我学到了一个最新奇,最方便又高效的方法—触发器。它的巧妙使用能够更加灵活的驾驭课堂,表格形式使得PPT看起来更美观,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知识上来,也锻炼了孩子的课堂小结能力。下面就是我听完本节课后修改完的初中语文的PPT。
二、王思思老师《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
听完王思思老师的《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课受益良多,内容新颖,打破传统,标新立异。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理解,跨学科整合,置身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基于主题、基于生活,跨学科学习,让知识不单一,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自然笔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吸引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自然笔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
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式——跨学科教学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自然笔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拓宽学习的渠道,整合学习。这个道理一直都懂,但是又该怎样付诸于实践,勇敢尝试呢?通过周四《跨学科视野下的自然笔记》学习,我终于找到了光明的入口。我知道旧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跨学科教学好处多多,它打破学科界限,注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重视本学科知识解决其它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教某个知识之前,首先要有一个宏观的大概念。大概念将不同的学科链接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持续性理解,跨学科整合,关键是整合点,跨学科自然笔记,置身真实情景,解决真实问题,基于教材、基于主题、基于生活,跨学科学习,让知识不单一,培养观察力。
其次,自然笔记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诗情画意,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
听完课后,我试着用X-mind软件APP制作了思维导图。完成了王思思老师布置的作业。以下就是我制作的思维导图,有很多的不足,欢迎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三、朱思思老师的《教学实践中的思维导图》
昨天上了朱思思老师的课,老师很温柔,语言也很具有启发性,我触动很大。上周我们刚学完思维导图,这节课又让我们对思维导图的应用有了更新的收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工具,它更为形象直观。学生在上课时便于信息量大资料的记忆和复习,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
思思老师讲课时说到了要关注六个关键点,按照从核心主题到结构分支的逻辑顺序来制作思维导图,课后给我们留了作业,我就试着按照老师的步骤进行制作。首先确立春天的中心主题,然后找到关联词语,再应用丰富多彩的图片,由粗到细的分支和线条,一条分支,一个关键词语,最后再进行分层,完成春天的思维导图。(Ps:我利用了两个软件制作思维导图,XMind的软件灵活能力更高,你的分支和图形都可以自由选择操作,幕布格式和图形比较单一,是软件自带的,但是可以添加图片。但是我这次需要添加图片,就使用了幕布,因为XMind要添加图片需要缴纳费用。)
今天我学习到了思维导图,今后我将“不断求索”,将思维导图熟练的运用于工作学习中,也将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更快地学习新知识与复习整合旧知识;就像老师说的“做思维的设计师,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能够通过教授知识,激发孩子的联想与创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那才是真正的教育!
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以“春天”为主题,以下是我制作的思维导图。也发一下我用两个软件制作的思维导图对比,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陈晓粧《学习类APP的教学运用》
今天听了陈老师的课,感触颇深。陈老师从学生运用App做的作业入手;为什么要把App运用于教学;介绍学科App的选择与运用并举例说明;还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并与在现场的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介绍第一线的老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使用App所遇到的问题这几个方面来展示,我看到了老师的教学功底和个人魅力;也让我们第一线的老师更加了解到在现代科学发展迅速的今天,我们老师应该如何适应潮流,运用新型教育技术,更高地服务教育,培养人才。我是一名初中语文老师,下面给大家说说我常用的几款app和我在教学中用到的小程序.
1.作文宝
初中的孩子要进行小学和初中的学习状态的转变。而作文又是一个大难题,分值提高,难度加深致使学生每次看见作文都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款app在每单元作文中会有“题目解析”和“写作思路”,帮助学生理清作文思路和作文结构,有效的提高写作水平。同时还有好词好句的积累训练,在“交流圈”中学生还可以发帖互动,讨论关于作文的那些新鲜事儿。
2.UMU微课(适合老师制作微课)
微课是助力学生学习的一种短小精悍的课程资源。这款软件上手快,可以直接用微信导出,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尝试进行启学引思,在课后作业中,可应用“生版微课”实现互助共赢,为学生拓展自主学习时空,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
3.班级优化大师
这是我在一次教学竞赛中学到别的参赛选手的精彩经验,这个软件里不仅内容丰富,小到孩子上学点名签到(而且可以现场颁发徽章,进行小组竞赛积分,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低年段的学生),作业反馈,大到课堂效果、单元学习反馈,成绩跟踪,学期末综合评价等等。而且还可以完成家校合作,添加家长信息情况,让家长关注后实时了解孩子情况。
4.希沃白板和希沃授课助手
这也是我在教学竞赛中学到其它优秀老师的。是一款神器的App.不仅有精美的图片,系列背景资料,操作还比Ppt简单,简直是课件小白的制作神器!而且,它可以直接加入很多学科运用工具,譬如数学学科可以直接完成3D立体图形的分解转换,语文可以直接添加课文和朗诵资料等等,还可以直接就当堂课的知识点立即制作一个课堂小游戏,既不费时,还能劳逸结合,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还有一些其它功能我就卖个关子等老师们自己去发现了。
5.在暑假课堂接触到的Cctalk、简书
这是暑假学习中最重要的两个软件了,里面的内容丰富到惊人,一个是看直接的名师直播,一个是看老师们自己写的文章。真真是受益良多。
6.美篇
一个类似于简书的可以图文并茂的写文章的神奇软件,还可以储存很多资料以备查用。
7.X-mind思维导图和幕布
这是在暑假课堂中,老师布置作业后接触到的App,打开了我对制作思维导图的大门啊。再谈谈它们的优劣。X-mind更灵活操作起来更方便,图形可以自由转换,素材也更多。但是它添加图片需要入会员有点小贵。幕布其它方面真的不如X-mind但是它可以直接添加本地图片,更加图文并茂,更美观。
5.其他微信小程序
传图识字:这个是我拿来出练习题和试卷题的。在辅导资料上我们看到一些好的教学资源,在网上是不能直接搜出来的,这个小程序就可以方便转换了。也是不错,就是有一点,拍不清楚会识别错误,这个有点头疼。
腾讯和石墨文档:方便把各种数据汇总,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分分钟把班主任老师从最头疼的表格填写中拯救出来。
小打卡:也是暑假听课的收获,可以看到很多同行上课后的分享,图文并茂,跟朋友圈一样。寓教于乐,生活与学习联系起来了。
五、钟文妙《项目式学习(PBL)设计》
听钟老师的课,我知道了项目式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具体表现在: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培训周期短,见效快;可控性好;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项目教学法是师生共同完成项目,共同取得进步的教学方法。
我自己也在小打卡日记里写了一个计划,请大家批评指正!
暑假的网络学习让我受益匪浅。学习的道路上总有很多未知的挑战和迷人的风景,我们要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