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一代人的春节,是有着共同语言的。
就像我的童年,物质匮乏的年代,唯有春节,是可以用来期盼一整年,并且有着浓浓的过节的气氛的。
那些关于春节的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年三十了。
外婆老宅里的厨房很大,一边是餐桌,一边是灶台,灶台上有两口大大的铁锅,牢固又沉甸甸的,临近过年的时候,长辈们就围着灶台转来转去,孩子们也没歇着,坐在炉子边,添柴加火,看着炉火烧的旺旺的,木柴在炉膛里噼里啪啦作响,锅里的米饭随着氤氲的雾气散发着让人着迷的香味,裹着另外一口锅里蒸的肉和菜香,袭面而来,兴奋的心情,无以复加。
年三十这天,外地的亲戚都拖家带口回来过年,大人小孩济济一堂,平时吃不到的,很少吃的美食,在这一天是大碗大碗装着的,丰盛的根本一顿吃不完的。
冷菜有拌水芹、炒花生、拌海蜇、八宝菜、酱牛肉、卤猪舌、卤猪耳、蒜泥白肉等等。
热菜就更不用说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头菜。
头菜是热菜中的主角。用一只整鸡熬成的鸡汤,加入肉丸、鱼丸、肉皮、鹌鹑蛋、火腿肉、冬菇、笋片、蒜叶,一起炖。
各种食材混搭在一起,既有荤菜的鲜香又有蔬菜的清爽,这一道菜应该就是美味的集大成者。
而我最喜欢吃的就是里面的肉皮。干巴巴硬梆梆的肉皮经过长时间的炖煮之后,已经酥烂如豆腐,被浓郁的汤汁净透,所有的味道都被吸收其中,有多美味呢?
那就是至今我都喜爱吃肉皮或者是熬煮后的腐竹、冻豆腐等等这类吸附能力极强的菜。
年夜饭后便是放烟花。
小时候的烟花远不如现在这么品种繁多,花样迭出,就只有鞭炮和爆竹,还有握在手里放的兰花。
鞭炮大人们放过之后,孩子们喜欢做的便是去捡漏,在满地红屑和烟火味中,去捡那些个来不及点燃的,有引线的,用香点着了马上远远甩出去,没有引线的,便扳开来,将其中黑黑的火药倒出来,这么倒了一小撮后,用香点燃,呲呲的燃烧着,就像一瞬间的烟火。
江南年三十的夜晚是极冷的,可这么吃着玩着蹦蹦跳跳着,竟然不觉得寒冷,大人们欢声笑语的拉着家常,孩子们叽叽喳喳的跑来跑去,灶台的炉火暖着点心,大门口的屋檐挂着灯笼,清冷的夜空星海争辉,银河的痕迹清晰可见。
原以为这样的记忆已经远离,没想到今天这样一个小年夜,遥遥地,尘封的往事竟然想起来也是如此的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也许是这个时间,也许是现在漫天的星空,也许是远远的偶然的鞭炮声;让我的想象力可以这样穿越岁月的痕迹,寻找回不曾忘记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