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记载的是发生在2016年7月23日至7月28日的暑期社会实践。
闷热的北方
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北方,炎热程度远胜福州,体感温度动辄四十五度、五十度。这对刚从凉爽的西宁走来的我简直是一种煎熬。大清早下了青岛火车站,立刻就飞奔至钟点房,开大空调。120元加上毫无打扫的钟点房简直是天价,然而还是必须承担。
事实上,因为低估了青岛到威海交通的复杂性,我尽管花了一百四十元打的,还是在火车的预定开行时间后两分钟才成功进站。
再创记录,插票插进去,票还在自动检票机里的一瞬间停止检票。还亏站台工作人员放行和火车晚点9分钟。9分钟救命啊。
青年旅社
作为暑期社会实践,天文社给我们报销了队服,并本着节约经费的理念,社长准备了一个四人间,两张床。虽然是公寓家里自己开的青年旅社,虽然一张床100元(一个人就50元一个晚上),事实上干净程度与方便程度甚至超过宾馆。这一点和我在东京体会到的胶囊宾馆的厉害是一致的。
除了自己铺床、洗澡的空间有限、洗衣机数量有限等极少的不便之外,首先相当干净,在这样的房间里开着大空调,不论是讨论之后一天的行程也好,还是各干各的事情,各玩各的电脑也好,实际上都是很方便的。加之一般宾馆不能晾衣服,而这里可以方便地把衣服拿到阳台晾干;有空间足够宽敞的大厅,不论是读书、写字还是打牌都是绝佳。由于一般没什么人在大厅,大厅实际上提供了相当宽敞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在大厅里感受到的感觉,很像女川駅温泉房外的休息大厅。
整体上青年旅社自然做得很有设计感。事实上,夏天只要有床、有空调、有Wi-Fi,有干净的环境,基本就足够舒服了。用50块钱一个晚上住到这样一间5分钟就可以走到海边的相当舒适的旅馆,这在我去日本时动辄五六百元一夜的天价住宿费之后,对这里的廉价感受尤为真切。这个价格和这个服务简直太幸福了。
海边的闲适
从当天晚上起,在威海的每天晚上我都会走到海边散步。
当你坐在海边的石阶上吹着海风的时候,你的头脑真的是完全放空的。你不会去想任何事。
就是散步回来也是,在空调房里吃着冰镇西瓜,或者躺在床上。不用想作业的事情,不用想未来的事情,就天天看着动画(当时当然是《Rewrite》)。当时真的属于什么也不去做的状态。因为你没有“材料”在旁边。没有书、没有作业,也没有除了《Rewrite》之外第二部动画。没有了材料,自然就没有了想做事的欲望,然而那时的感受却意外地鲜明——在闲暇中的平静与幸福。
在那时所遇到的《Rewrite》中的中津静流这个角色,从名字到性格都是与这种生活对应的写照。やなぎなぎ的《恋文》陪伴着每一天的行程,伴着我在海边的石栏杆上吹着湿润海风的每一天。一度觉得,要是每个暑假、甚至每天都是这么闲适的生活就好了。
虽然现在过去一年多,角色的感情逐渐淡了。但是当时那种在和风吹拂下的海边,望着地平线上的黑暗的心境,仍然没有怎么望。静流真的适合这一幕。
中津静流这个名字我特别喜欢。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坐在渡口的中央,看着夕阳下的江水静静流淌的感觉,就像我在海边时看到的那样。感觉就是延绵,包容一切。
守护者守护的就是那样宁静平凡的事情,简单纯粹的回忆。为了回到那时,就没有任何犹豫地想尽一切方法,用尽一切努力。我也是想要这样的生活——一天又一天静静流淌的时间。
不论是静流线世界观的庞大(“谁也不知道的真实”),以及《Scene Shift There》与《散花》这两首曲子本身对命运的反抗的表现,还是やなぎなぎ对《恋文》温柔的演唱,都太过切合我身边这浩瀚的大海。
当然,现在回想起这一幕想到的不是静流了,而是小鳥遊六花的不可視境界線。这样的景象让人不禁遐想,海的另一头究竟有什么,穿过不可視境界線,究竟能看到什么。
为了更加深切地去体会这样的海,在社会实践结束后的一天,我也行走十几公里,沿着威海的坂道,来了一次环海游。威海作为一个沿海旅游城市,当然开发了非常完善的环海步道。只不过,这个环海步道可以通机动车,却没有人行道。这是最为诡异的地方。
我以为行走这样的步道能让我获得更多体会,但走完我才发现,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夜里的海,那蕴含着不可视境界线的雾中的海。特别是7月26日晚上,那轰隆着雷声,远方亮起紫色闪电的暗潮涌动的大海。
那时的感觉,海可以蕴藏一切事物,可以包容一切情感。在海边可以发生任何的事情,也可以激发任何的想象,同时还可以把一学期的烦躁给全部吸收,还你一个人最清闲最基本的本原状态,返老还童的状态。
看着夜里温柔的海浪拍打着岩石,行走在夜间的海风中,回想起冰心对海的解读,对灯塔的解读,想象着冰心在横越太平洋的船上所体会的心境。
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搁笔。
每次和朋友谈话,谈到风景,海波又侵进谈话的岸线里,我嫌太单调了,常常因此默然,终于无语。
一夜和弟弟们在院子里乘凉,仰望天河,又谈到海,我想索性今夜彻底地谈一谈海,看词锋到何时为止,联系到何处为极。
我们说着海潮,海风,海啸……最后便谈到海的女神。涵说:“假如有位海的女神,她一定是‘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我不觉笑问:“这话怎么讲?”
涵也笑道:“你看云霞的海上,何等明媚;风雨的海上,又是何等的阴沉!”
杰两手抱膝凝听着,这时便运用他最丰富的想象力,指点着说:“她……她住在灯塔的岛上,海霞是她的扇旗,海岛是她的侍从;夜里她曳着白衣蓝裳,头上插着新月的梳子,胸前挂着明星的璎珞;翩翩地飞行于海波之上……”
楫忙问:“大风的时候呢?”杰道:“她驾着风车,狂飙疾转的在怒涛上驱走;她的长袖拂没了许多帆舟。下雨的时候,便是她忧愁了,落泪了,大海上一切都低头静默着。黄昏的时候,霞光灿然,便是她回波电笑,云发飘扬,丰神轻柔而潇洒……”
这一番话,带着画意,又是诗情,使我神往,使我微笑。
楫只在小椅子上,挨着我坐着,我抚着他,问:“你的话必是更好了,说出来让我们听听!”他本静静地听着,至此便抱着我的臂儿,笑道:“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往事(十四)
海太大了,我太小了,我不会说。
冰心对海有这样的感情,作为冰心所在城市的儿女,海在我困难的时候也能让我有归属感。让我觉得,我是海的子女。
有一天晚上,当我坐在每天例行的石栏杆上看海的时候,有两个似乎是传教士的女性走到我旁边,对我搭话。
打扰一下。
您想了解一下我们人类共同的母亲吗?
您难道不信世界上有神吗?
我信。人类共同的母亲,就在我现在面朝的地方。
社会实践
海实在有太强的吸引力,这次社会实践因为极度酷热的天气的原因,又显得时间十分充裕,基本上的节奏是在热指数四五十度的太阳下烧两个小时汗,之后都是窝在我们的青年旅社里,或者去海边散步。这让人有时会遗忘我们是来做什么的。
我们是来代表兰州大学天文社到山东大学威海校区来做暑期社会实践的。
2015年的兰州大学还没有像记这篇游记时的2017年一样,又是风车花田、又是物流中心、又是豪华自习区、又是校内师生宾馆、又是宾馆级卫生间又是采购电脑这样大搞基建。经历兰大第一个学年的我,看到这种规模的图书馆,已经不觉张大了嘴巴。
被东部的学校震撼了。教室、自习室有空调,图书馆有这种规模,食堂能有这么好吃、这么丰富的东西。我简直是要两眼放光。
天文台就在一座校内的山上。天文系还有专门的一栋楼,有着很帅的名字——闻天楼。
在天文台上看着数据。时值厄尔尼诺后期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北,威海这一座以避暑胜地著名的城市,却比南方许多城市还要湿热。天文台气象站中的电子仪表中,温度不停地上升,湿度却不见多少下降,终于体感温度达到了此生未见过的55.1℃。这是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数据。我们在这种天气下,爬了一座高山,来到了这里参观。
虽然形式上,靠着海边的天文台景色当然很好看,但我们不是来观景的,我们是来学习的。
天文作为一份职业,并不是我们爱好者想象的那么有趣。盯着同一片天区,在日复一日地进行搜索,寻找和期待可能的异常;又或用各频道不断扫描同一个星体,探知其各种属性。这是我们从负责接待我们的威海天文台台长任大勇老师口中了解到的信息。星星的终极意义原来并不是定格在美妙的照片里。而天文工作这看似十分枯燥的工作,也许肩负着一系列关系到科学之根本、人类星际生存的根本的重要使命。
不过,百忙之余,任台长也挤出了大半的休息时间,挤出了天文台仪器工作的空闲时间,用自己的单反相机拍摄了数以百计的精美图片,这是真正让人感受到他对天文火热的挚爱的地方。他带着热情向我们介绍着自己亲眼看到,亲自记录下的那些不可思议的如梦一般的景象——彩色平流雾上方的繁星,天空深处泛着只有宇宙本身才能创造出的彩色微光的螺旋星系,划过天际的火流星,还有躺在星轨怀抱中的闻天楼。
众所周知,天文照片的诞生并不似平常拍摄山水景色那样轻松。获得清晰而色彩丰富真实的照片,需要选择良好的天气时机,调试好天文设备,装备好照相机,寻找自己的拍摄目标,多频道进行拍摄,每一张拍摄的时间就已经很长,而一张正式相片的完工,需要多则数以百计的这样的照片叠加,每张照片还要为每个频道选择适当的分量和参数。任台长介绍,自己对一个星系的拍摄可能前后费时就要半年之久,而所需设备的价格更是不菲。真可谓来之不易。
将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甚至一生投入到天文之中的爱好者和工作者,我真的从心中对这样的一线天文台工作人员深深的敬意。
我们准备了一些问卷,根据天文社社长的安排,要在教室发、自习室发、食堂发,甚至在广场发。并不擅长这些事情、也并不喜欢麻烦别人的我来做这些事情确实有些具有挑战性,虽然对陌生人做一些这样的事对我来说也并不是那么苦手,因为我并不怕陌生人。多亏了这样的经历,我得以从一些接受问卷的人那里了解到一般民众们也对天文有着喜爱,即使只是“一般”级别的喜爱,也很令人感动了。
原先自己的预期是在广场的大妈们,带孩子的爸爸妈妈们,路过玩耍的孩子们应当不会对星星之类的遥远东西感兴趣,结果这边调查的结果却很出乎意料。
相当多数的人对近期发生的天文事件都有所耳闻,都有时会带孩子去看星星,家里多少会有一点和星星有关的书。即使在高湿度的海边,很多时候很多地方都看不到两颗星星,但是大家仍多少有这种爱好。有父亲甚至说,自己家里存了十几本天文的画册,家中装修也有相当多的天文挂画。本以为天文可能是小众的兴趣,威海市民们的回答真是给了我相当大的惊喜。果然,这就是海滨的城市,对海这样广阔事物有如此深厚感情的威海人,自然会对天上的星星有着天生的向往吧。
特别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做“路边天文”的时候,把总计四五十公斤的展板,四个人每人一只手用非常别扭的姿势步行抬了大约七公里。为了忍耐搬展板时的体力不支,我边听着《Rewrite》的OP《Philosophyz》和ED《恋文》边搬展板。这实在是够累的。不过社长原先的计划是早上四五点起床,然后六点钟搬到大广场。好在副高边缘的强降雨浇灭了这个念头,否则我恐怕一天都要因为这个展板而瘫痪。
由于人行道不足以容纳展板的宽度,加之海滨浴场路旁严重的违停,很多时候都到机动车道正中间来搬,虽然这时大排档时段,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也就是10公里/时左右。这时候,我用发光腕表发出橙色闪光,警示后面的机动车注意避让。
还有这种小树林,如何寻找一条正确的路线穿过它,也是技巧之一。
大雾中,我们对着大广场的展板,向前来围观的群众们介绍天文知识,例如水星凌日和引力波等公众较为熟悉的名词。(然而事实上连我也不熟悉)很难想象从海水浴场里爬上来的群众一个个饶有兴致地阅读着这些展板。
最后,在大雾中,我们用小型天文望远镜成功观赏了远方码头的大排档盛况。
这次社会实践,可以说也成为了相当独特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