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什么是长征”
我惊讶的看着他,“怎么了云?怎么想起问这个了”
“最近我们隔壁班在朗读那首长征,就爷爷教的那首。想起了爷爷在时,被逼着背诗的事情!”
我们爷俩都笑了一下,“是呀,有次你结结巴巴的很费力的背完了,还是被你爷爷罚着站着吃饭,念诗”
“那爸爸,什么是长征呢?”
“嗯... ...,长征,是一群人走过的一条路。这条路很长,有两万五千里;这条路很险,有草地、有沼泽、有雪山、有江河;这条路很重要,因为他关系到当时的4万万中国人;这条路很伟大,因为他的影响还在继续。你听得懂吗?云”
“不是很懂;一群人,是什么样的人呢?他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呀?当时的中国有4万万人啊,那他们都走了这条路吗?如果那群人不走那条路,那当时的4万万中国人会怎样?还有我怎么感受不到这条路对我的影响啊?”
看着儿子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向我砸来,我一脸惊讶,心想年龄这么小,逻辑挺严密的。
“一群像云云的爷爷一样的人,他们是云云的爷爷的朋友,家人,云云的爷爷朋友的朋友,家人的家人,总之是和云云的爷爷有关的人;因为有人要打云云的爷爷的家人和朋友包括云云的爷爷,那时候还打不过人家,就无奈的选择离开;”我尽可能用他能听得懂的话告诉他。
“并非当时所有的中国人都走了那条路,因为除了当时除了云云的爷爷们以外,还有其他的中国人在其他的地方生活;如果爷爷们不走那条路的话,他们会怎样,当时的4万万中国人会怎样,爸爸不敢想,但云云的爷爷,云云的爸爸和云云是一定不存在的”
“那爸爸,这条路怎么影响着我了?”
“云云的爷爷走过这条路,云云的爸爸也走过这条路,等云云长大了,自然也要走一下这条路”
“啊,爸爸也走过啊,是当年和爷爷一起走的吗?”
“不是,当年爷爷走这条长征路的时候才十几岁。后来爷爷有了爸爸,在爸爸上小学的时候,每年暑假爷爷总会带着爸爸去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后来才知道那就是长征。”
“那爸爸走了多久?”
”小学中所有的暑假都在长征中度过!“
”这么久,长征路很难走吗?“
”爸爸当时走的时候相比爷爷那时候要好走多了,有些地方通了公路,不会那么幸苦,但有些地方还很闭塞,只能用双脚跋山涉水的硬闯”
“等等,这么说爷爷走了两次长征路,而爸爸只有一次?!哈哈”
“等云云走的时候,爸爸陪云云一起走,这么算来爸爸也是两次,哈哈”,我反击到
"爸爸,走完长征的时候什么感觉?“,儿子期待的问着
”很自豪,因为这是我父亲走过的路,回味一路上的荆棘坎坷,第一次感觉到自己好强大,很有成就感“,我很激动地回答着儿子的提问。
“爸爸,今年的暑假云云要像爸爸一样,开始走属于云云自己的长征路,好吗?”
“好的,不过要把以前爷爷让你背的那首诗重新捡起来哟!”
“嗯”,儿子用力地点了点头回复到。
刚离开儿子的卧室,就传出了儿子背诗的声音。
而我想起了我的父亲。
《长征》
--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本人对长征的历史仅了解大概,在小说中如果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小说结尾,附上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