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湄公河行动》确实很火,但是这么一个彰国颂祖的电影里,有些人却拿他上了热点。
《湄公河行动》和柯震东捆绑给观众一个道德绑架,他们说吸毒的都该死,没有吸毒的就不会有贩毒的,吸毒的就应该一辈子出不了头,不被社会所原谅。还有网友说,如果这些公众人物吸毒之后还能走上事业的巅峰,被他们的粉丝所原谅,那么很有可能给你的孩子留下一个印象:可以吸毒。因为会被原谅。如果原谅了这些人,那么怎么对得起那么在《湄公河行动》里因为缉毒而身亡的缉毒警。
但是,其实大家都很清楚,吸毒和贩毒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在《湄公河行动》里,吸毒的小孩子有很多,方新武的女朋友也被奸人陷害被迫吸毒,那么这些可怜的无辜之人,也要被千夫所指,也要被道德绑架,也要被死无葬身之地吗?
答案,当然是不。
首先,是没有贩毒的才不会有吸毒的,吸毒不该死,贩毒才该死,如果吸毒真该死,那么那些被强迫吸毒的孩子怎么办,这一辈子就算认识错误也回不到正轨了吗?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社会就真的允许犯罪,但是你真的太小看中国法律了,每个人犯的错都会付出相应的代价,不同的罪就会有不同的救赎,说句难听的,自己选的路哭着也要走完。
柯震东也理所应当地为他吸毒付出了代价。
演员出了些严重的丑闻封杀做冷板凳这是惯例只是会不会明说而已,政府封杀就会直接说,行业封杀就什么都不讲,但就是不给你机会。
所以在那时候,柯震东是已经被封杀了,但是又通过自己的实力来重回娱乐圈。他那时候的状况不仅仅是从头开始那么简单,他的起点已经比从前要低很多,他要翻身就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大的代价,以及承受更多的压力。而他的金马奖只不过是他翻身的一个证据罢了。
这就是另外一个道理,同样一座山,有的人翻过去了,你没有翻过去,那就别怪山。而他翻过去了,请安一安你道德的玻璃心,且看他下一成果,如若败了你可以尽情谴责,如若胜了,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毕竟,他还没有突破我们的道德底线,也可能不再是过去吸毒的他了。等哪一天,他真的成为了犯罪的一员,那就请你再尽情唾弃他。
但是目前在吸毒这件事件上,他承认,他认错,他改过,他重新开始,他完美翻身。这都是他在复出的道路上打的一个完美的战。如果是在他拿奖之前,你说就不应该被粉丝原谅,就不可能再回到娱乐圈,那我都可以接受,因为他确实没有用过硬的实力说话。但是现在起码他观众喜欢,大部分人买账,有令人喜欢的资本。这些都是他通过这几年努力下来的结果,你们以为是莫名其妙来的成功但也是别人花了努力去的,这就是他改错的决心。他虽然违法,还不至于造成犯罪。
胡适先生说: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 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所以我们就不要总是说道德,他违法他已经受到了应有的代价,他拿奖是因为他有拿得出手的实力,这是两件事情,如果他真的罪无可赦,那么他就不会有重回娱乐圈的机会。有那么一个闲工夫谈论人家该不该拿金马奖,还不如看看他为什么能拿到金马奖,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抓住了什么机会,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污点,不要总是抓着别人的小辫子,多睁大眼睛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多发现别人的优点,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总是看着别人的缺点,总是站在道德的至高点去评论别人的长短,终将会蒙蔽内心,膨胀自我。
明星虽然活得光鲜亮丽,但是他们都是站在舆论的尖峰,谈一个恋爱会被说,发一个微博会被说,晒一下美食会被说,观众总是用“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理论给他们道德绑架,之前的乔任梁事件是,现在的柯震东事件也是。
我不喜欢柯震东,但从不是因为他吸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