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渡边淳一的《何处是归程》,陷入了良久的思考。男主悠介是大学医院的外科医生,因为喜爱写小说,写的短篇小说被合集出过书;作为新人,文章也被推荐,获得了直木奖和荆川奖的提名。他工作的大学医院,忙碌而重复,工作之余的写作生活常常让他觉得无法兼顾,难以两全,而他觉得写小说对于他的人生才有意义,成为一名作家才是他的梦想。恰巧当时大学医院做了一例心脏外科手术,在当时作为新生事物是个绝对敏感的话题。悠介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医学技术层面和医院的内幕都了然于心,心里越来越强烈的作家梦和使命感,让他提起了笔,创作了一部以这次手术事件为原型的小说。
小说基本还原了事实,虽然经过了他的艺术加工和处理,比如隐去人物的真实姓名,用诸多的心理活动来替代情节的发展,发表过后还是引起轩然大波,被认为是影射了医院的问题和黑暗内幕。作为读者和公众,既不知情且不具备相当的专业医学知识,很难做到只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理解作品,反倒一致认为是对医院内幕的披露,而院方也认为悠介大有借手术事件炒作自己,不惜牺牲医院的形象和利益的嫌疑。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或者故事情节一定来自生活,但绝不等同于生活或者某个固定的人物。可是,解释无用,而且似乎在札幌这样的小地方,作家梦太遥远,遥远到就像天边的一个梦。悠介要借医生的职业来谋生,闲暇时间才能写小说,而写小说也不是随时随地都有灵感,都在状态,他为找不到时间创作很苦恼。恰逢这次写的小说话题敏感,既让他被得以关注,而在医院里继续工作似乎处境越发尴尬。于是,他在35岁这样的年龄,毅然选择了辞职,辞去大学医院的外科医生工作,去东京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基本上是迫不及待地想读完这本书,因为我有着和悠介同样的爱好和梦想,我很想知道后来他的命运和故事走向,试图找到共鸣,从中获得一些启发或者力量,所以我一有时间就捧起这本书,夜以继日地读着。可是渡边淳一相当有耐心,简直太有耐心了。光是悠介的心理活动就用了很大的篇幅,而且对人物心理细腻的刻画贯穿了始终,让人觉得情节的发展都是合理的,自然而然的。
我不自觉地被带入到情境中。悠介刚去东京的不知所措和迟迟下不了笔的压力和慌乱,与我的很多时候都极其相似,而那个状态下我是很焦躁不安的,渡边淳一却用很细腻平稳的笔触细心地刻画周围的环境。阳台对面那个不会转动的鸡型风向标,被前后描写过多次,从第一次看见它产生的想象,到每一次再看它时不同的心理发展,都是那样的润物细无声。
这让我想到了王安忆,我从中学时就非常喜欢的作家。读过《长恨歌》原著的人都知道,王安忆可以用大量的篇幅来刻画和描写环境,细致地描述每一处陈设,读这样的文章让我回到了小时候学工笔画的状态,每一根毛发都纤毫毕现,绝不会扭成一团乱麻。读这样的文章让我养成了静下心,试着从作者的角度来想象和体察环境和氛围,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人物。
悠介写不出的时候,会抽支烟,打开电视看看,喝杯咖啡,或者干脆出去走走,路过酒吧再进去喝一杯,不知不觉时间就这样过去了,而计划写的小说还没有动笔。读到这样的情形,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这不就是我和大多数人的常态么?然而,渡边仍然用平稳的笔调写到,放弃医生的工作来东京,不就是为了一心一意写小说的吗?可是真的这样做了,好像并没有写出来多少东西啊。悠介的负疚感和压力跃然纸上,我简直感同身受。
好在,悠介还是努力写出点东西了。他创作的题材基本都是关于医院和医生的,这些都是他熟悉的生活。来到东京以后,压力扑面而来,新锐作者层出不穷,他尚且还在圈子的边缘,也并没有多少拿得出来的作品,然而融入圈子结识更多的编辑才能有约稿。来到东京以后他期待靠稿费来生存,而在有像样的文章被发表之前,他不得不找了一家小医院的工作,薪酬低而且没有保障,唯一的好处是同意他一周只工作三天。写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后来他又被“直木奖”和“荆川奖”提名过,作家梦也并没有从遥不可及成为触手可及的样子。
休假期间悠介回了一趟札幌,故乡的人由于处境差距太大已经非常疏离,找不到共同话题,他离开之前没想过回去,真的迈出这一步后切身体会到,是真的回不去了。生活总有代价,你选择了一样,势必要放弃另一样,而有时候需要放弃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愿而转移。
写作,注定是一条孤身作战的漫漫长路,在跟生活的对抗中,发现自己,找到自己。在对抗中,悠介与三个女人的短暂纠葛让人不免心酸,他两次的过激行为被渡边很有喜感的烘托出来,更让人体察到作者心中的悲悯,这是孤注一掷的人才会有的疯狂啊!
这是渡边淳一的自传体小说,当一个人能平静地陈述自己时,说明他已经走过了黎明前的黑暗。当一个人戏虐并且还能调侃自己,置身事外来回顾过去时,他带给我们的力量已经远远超越了文字本身。读这本书让我百感交集,但是迷茫和彷徨过后,还是会继续走下去,因为一切都回不去了。写作是一场迷失自我的战争,苦苦奋斗的同时,还有众多的同类在暗暗发光,野蛮生长,所以,自己并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