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纸上谈兵——赵括 (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老马识途——管仲 (春秋):比喻熟悉情况,经验丰富的人能起引导作用。
3.围魏救赵——孙膑 (战国齐):指围攻来犯之敌的后方据点,迫使其撤回兵力的作战方法。
4.负荆请罪——廉颇 (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5.完璧归赵——蔺相如 (战国赵):原指战国时蔺相如持和氏璧出使秦国,发现秦王有诈,便用计将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后用以比喻把原物完整地归还主人。
6.头悬梁,锥刺股—— “头悬梁”是汉朝孙敬刻苦读书的故事,“锥刺股”是战国苏秦刻苦读书的故事。形容刻苦读书。
7.凿壁偷光——匡衡 (汉):形容家贫但读书刻苦的人。
8.退避三舍——晋文公(考过):春秋时,晋公子重耳 (文公)的故事。主动退让九十里。后比喻退避得远远的,避免接触。
9.焚书坑儒——秦始皇(考过):指秦始皇暴虐地烧毁许多书籍,活埋一批知识分子之事。后用以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10.韦编三绝——孔子:本指孔子晚年反复研读《易》,以致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后泛指勤奋读书刻苦治学。
11.卧薪尝胆——勾践:春秋时越王勾践忍辱负重、立志报仇的故事。用以形容刻苦自励,备发图强。
12.商鞅变法——商鞅 (考过):指战国时期,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
13.逝者如斯夫——孔子:出自《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般解释为感慨世事变换之快,时间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14.班门弄斧——鲁班: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有不知自量的意思。
15.一鼓作气——曹刿:原指战斗开始时,擂第一通战鼓激励士气。后比喻趁劲头足一下子把事情办完。
16.不食周粟——伯夷、叔齐:本指伯夷、叔齐二人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形容气节高尚,誓死也不愿与非正义或非仁德的人有瓜葛。
17.东施效颦——西施:指丑人模仿美人姿态。后多用以比喻不根据具体条件,盲目模仿别人,效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