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园中茶生
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
此物信灵味,本自出山原。
聊因理郡馀,率尔植荒园。
喜随众草长,得与幽人言。
此诗言茶最传神,茶叶本性清洁,饮之洗去凡尘烦恼。茶中滋味确实善而美,但却出生于山野之间。因为处理郡务的闲暇,随意种于荒原中,欢快的随着草长而长,收获了于我这幽闭之人。初读此诗深感茶实乃世间君子之物,韦应物道出了茶中真谛。
只需一杯清茗,便可包含世间百味。正可谓:白菜青盐米子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茶中闲逸,乐在其中,人生如茶,须经沸水冲切,浸泡之后方可凝香吐味。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过人间冷暖、飘摇沉浮之后,方能感悟人生真谛。
回顾诗人韦应物生平大概如斯,年少时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乡人苦之。然而从飞扬跋扈的富二代到平静恬淡的文豪诗人,何有如此巨变,固然年少轻狂,但历经安史之乱,家事跌落凡尘,大概此因。但时选酒与茶是两种选择,酒有狂放有逃避,但茶只有坦然,于是彼时的荡荡儿选择了与茶相伴,“读书事已晚,把笔学题诗” ,在这时代变故中浪子回头,开启了人生的逆转。
之后将近三十年间,韦应物大部分时间在作地方官吏,其中也有短期在长安故园闲居,或在长安任官。在地方官任上,韦应物勤于吏职,简政爱民,并时时反躬自责,为自己没有尽到贡任而空费俸禄自愧。"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晚年的韦应物忧思尽在民生,忧时爱民之情跃然纸间。
他从诗歌创作中获得重生,让心灵的话语卸载掉官宦子弟的外衣,为自己注入清流,把全部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自己的诗与远方,并心无旁骛地上了路。"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茶诗和人的境遇一体,笑看世事变迁,云卷云舒。
再回主题,唐人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亦有言之: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茶道发源于中国实乃品赏茶的美感之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早在唐代《封氏见闻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而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陆羽所创的煎茶茶道,但何为道,或许有百种解说,但词不尽其意,实不可言说诶!
今时今日,人心浮躁,恰须兴茶道以抚人心,清修内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