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训,安排得满满当当,若非疫情防控要求,恐怕还要赶赴淮安周恩来纪念馆学习。参加这样的培训,接受革命胜地的教育,接受爱国主义、建党精神的洗礼,感受师德先锋的专题培训,对每个学员来说,其实是又一次心灵的荡涤。不过四有好教师团队领航人此行的收获,恐怕不一定能达到来时的期待。
昨天下午的行动学习,我提出的问题是关于“双减”政策下的师德师能,今天上午盐城师范学院的吴生才教授,做了题为《涵养师德,赋能教育之爱》的主题讲座,期间他也谈到了“双减”,虽然话题敏感,他还是表达了相对真实的想法。昨天我发现,明明是大家最痛的点,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提,不敢讲,也不敢讨论。从这一点讲,我还是很佩服吴教授的,他可以在一百多人的市委党校会场上,提一提双减,说一说他看到的和他感受到的,可能不一定有太明显的效果,甚至起不到任何帮助作用,但是我却因此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有人敢发声了,敢说真话了。
大家不敢提、不愿谈这个话题,或许是觉得无能为力吧,觉得并不能改变什么,只能徒增烦恼吧?或者是担心隔墙有耳,怕自己的真实想法被别人看到听到进而影响组织或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连都是自己人、都是一线老师的场合,都不敢谈,哪怕是吐吐槽也好啊!
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很复杂。我不知道是该欣赏这份严谨呢,还是该悲哀呢?
退一万步讲,这只是一次培训。我大胆猜测一下,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把师德的标准窄化了呢?就像我们的课堂,把乖乖听话、坐得端端正正、整齐划一回应老师作为好课堂、好学生的首要、唯一标准,这样为自己“挖坑”,只能把自己逼到墙角和死胡同啊。同样道理,对师德的标准界定,恐怕也要慎重。求真务实是彰显师德,开拓创新亦是师德新风尚。尤其是在建党百年的历史时期,在双减政策的特殊环境之下,守正创新,探索进取尤为重要。
刚上班的时候,我看到的师德模范,大多是为了工作顾不上照顾自己、孩子和家庭的“悲惨”故事,当然,这样的老师在新时期仍然值得我们敬仰,但我们不能执着地要求老师这么做啊!师德建设培训,也不能过于谨慎、过于窄化。
在我看来,师训工作,或者说四有好教师团队的打造,更多地要从唤醒教师、提升师能、发掘内驱力、团队建设、情绪管理、压力调控、困难帮扶等方面出发,设置参与度高的互动课程,真正让培训有效、有意义、有价值。因为教师的内驱力,是一所学校发展和突破的核心力量,也是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时间,也是非常宝贵的,尤其是双减时代,老师的生存状态,更尴尬。那些填鸭式的所谓培训,实在要搞,也没必要兴师动众,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