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读了一篇好文章,听了一个精彩的演讲(比如TED上有大量好的演讲),或者读了一本好书之后,感觉作者说得非常对,极度认同,极度亢奋,立志重新做人,甚至幻想出自己被点醒后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或成功的场景。然而,几天过后,我们中的绝对大多数都会恢复到之前苟且和平庸的生活,人生是被推着走的,几天前的“颅内亢奋”早就抛之脑后。我也一样,人生中无数次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我把这一类内容称为“鸡汤”,它们有个特点:无法分类。你不能把它归类为任何一个学科:心理学、哲学、文学、经济学、历史学、科技等。它可能是多个学科的融合,或者是人生智慧的总结。读者或听众之所以会产生强烈的共鸣,然后产生亢奋的情绪,因为人们有合理化倾向和从众心理,当一段逻辑严密且符合情理的智慧摆在眼前,人们一定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如果作者或演讲者是个成功人士的话,这种榜样的力量和强大的逻辑,一定会对受众产生强烈冲击,从而产生重新做人的冲动。
世界的残酷在于,时间会冲淡一切。由于我们的大脑有遗忘的特性,又由于这些让我们产生亢奋的“鸡汤”不属于某个知识体系,对这类记忆的检索是非常困难的,因而遗忘的速度飞快。人们除了“爽”了一下之后,几乎不会留下什么,也不会发生什么改变,只记得“爽”过,和那个让自己“爽”的人。
我们的智慧,并不在于输入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能检索出多少知识。无法检索的知识进入了我们的黑暗地带,不经过艰苦的回忆和联想,那些知识很难再想起来。不能很快想起来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就是不存在。因而,智慧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知识体系的建立。再多“鸡汤”的输入也不会产生多少作用,除非把这些“鸡汤”建立在知识体系上。
读书也从来都是建立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而不是简单书单的罗列。读完一本书,放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再和其他已有知识的融合,产生更多连接,让知识体系更坚实牢固,甚至产生创新。每一本书都是知识体系的一个侧面,每一本读过的书的加入,都是一次知识体系的加固或修正的过程。知识的更快检索,也就意味着知识长在了脑袋里。
我也不是在批评“鸡汤”的无用。“鸡汤”是有用的,甚至比一般专业知识更有用。好的“鸡汤”确实是智者的智慧结晶、人生经验总结,甚至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智慧浓缩,它们是我们抵达智慧的捷径。人类从来都是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前进的。未来表达更准确,可以用另外一个词来形容这里“鸡汤”,叫做“潜能激发”。
“鸡汤”的作用在哪里?在进步的道路上,人们一定会遇到无数次“无力”的时刻,失去兴趣、情绪低落,失去动力,遇到瓶颈,甚至产生放弃的想法,作为凡人,这些情绪一定会遇到。“鸡汤”是让你重新站起来的兴奋剂,它可能会重新燃起我们的兴趣(太重要了),或者让我们换个角度思考,甚至只是让我们在进步的路上不孤单。
回归本质,智慧不是知识的囤积,而是有序的知识体系。知识的囤积是熵增的过程,而让知识体系化是熵减的过程。
认识到本质,我们就自然地知道如何对待“鸡汤”,也就不会陷入囤积“鸡汤”的无效状态。花更多时间和注意力建立知识体系,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