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游ip把持App Store畅销榜的今年,原创ip《阴阳师》可谓游戏圈一股清流。但平心而论,黑马手游《阴阳师》玩法平平无奇,未有多少创新。其广被人称道的是游戏的精美皮相、稳准狠的题材定位。
那《阴阳师》皮相何以动人?真的只是因为精美的人设、和风画面、知名声优的配音?这些部分,网易做到了业内顶配,但不足以支撑《阴阳师》成为爆款。
我初玩《阴阳师》,打动我的地方,是给我读古典文学之感,日式神怪典故一一展开,能联想到的同类作品,是中国古代神怪典故《山海经》。所以我想写写《阴阳师》皮相背后的内核:文化、世界观。
游戏产品的本质是文化产品
游戏产品的本质,和电影、小说、戏剧等一样,属于文娱产品。而所有堪称经典的文娱作品,无一例外有个打动人的故事。《阴阳师》随着剧情的铺陈,一位位性格迥异的式神出场,他们有着自己的羁绊和爱恨情仇,每一位式神还拥有符合其人物性格色彩的技能设定,因为这样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存在,在日式“山海经”的大世界观背景下,阴阳师的世界就“活了”。这就像仙剑里的“李逍遥、林月如、赵灵儿” ;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东邪西毒、东方不败”。文娱作品一旦塑造出鲜活、立得住的人设,就能俘获大量粉丝,这种精神上的共鸣是强粘性的,官方引导得当的话,还能正面循环出“同人文化”,玩家KOL们自发创作出衍生的同人文、同人漫、cosplay等UGC作品。
国内泛二次元产品的误区,往往只满足了用户的表层需求,画面要好看、配音要好听。也知晓人设重要性,但又一知半解,给主要人物大段背景性格介绍。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了合理的剧情、玩法机制、世界观使得人物丰满,人设依旧空洞浮于表面。也有投机取巧,找B站up主等KOL宣传产品人设,给产品营造出同人文化的氛围来造势,产品本身的故事却乏善可陈,本末倒置;更有玩粉丝经济,找个已经形成文化的IP,改编成手游,售卖现成人设给粉丝。
但静下心来认真编故事、琢磨人设、甚至背后人性的,却是寥寥。中国有太多好故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同是文娱产品,其从传统文化作品中汲取创作养料的方式,实在值得国内游戏圈借鉴。何况游戏不局限于电影小说的视听语言,还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本该更有想象空间才是。
文娱产品有走肾和走心之分
以小说为例,有以网络修真小说为代表的走肾文,代入男主身份,不断打怪升级开后宫,毫不抑制体内的肾上腺激素,任其肆意奔走。走肾文不过脑,纯粹的感官刺激,内里空洞、看过就忘,读多了也就毫无趣味。这和多数国产RPG网游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有走心文,有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也有情感细腻动人的纯文学小说。早年的国产三剑《仙剑》、《轩辕剑》、《剑侠情缘》,也算单机游戏中的佼佼者,打动过一代游戏玩家。
就国产网游而言,有着某一种精神内核的端游,在网游最兴盛的时代,攫取了大量金钱。这种内核,是古惑仔式的打打杀杀,快意恩仇,以暴制暴,杀伐虐人的快意感;是兄弟抱团一起打天下的江湖情谊。代表作有《征途》、《传奇》等。
这让我联想到今年奥运会走红的傅园慧,这是个颇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往年奥运会的关注焦点在于运动员为国争光,夺得了多少金牌,今年对奥运会的关注,实则是从“国家意志”转向“个人意志”。
那游戏作为文娱作品中的某一品类,如今游戏人呈现的作品,又是否有符合当代青年人的精神诉求?
深恶痛绝的中国式粉丝经济
回想初入游戏行业,时值手游兴起,零星玩过几款网游,对单机游戏甚是痴迷。说来也是幼稚,当年从乙方广告人身份,转做游戏市场,有这么一层考量,13年移动互联网兴起,手游作为互联网变现的“黄金一代”,如火如荼。在这个大背景下,关于手游,我有个不成熟的看法。缘于小时候痴迷剧版《仙剑奇侠传》,后来入坑仙剑系列单机游戏,顿感游戏ip可谓不可多得的矿藏,若能将其中性格饱满、有血有肉的侠客英雄搬上大荧幕,必定及其动人。而不同于端游、单机游戏,手游研发周期相对较短,这便使得塑造一个新ip成本更低,此外相较电影、小说等文娱作品,手游还不局限于视听语言,还有人机交互、人人交互,更有代入感,这或许会是热爱游戏的创作人的“黄金时代”,涌现多元、经典的原创游戏作品,未尝不可能。
但现实残酷地证明是我想太多,国产手游基本都是消费ip,美其名曰“ip经济”,遥想国产单机时代,游戏自成ip,那一代人的游戏创作情怀,在今天弥足珍贵,也是感慨良多。而提到IP经济,不得不提的是,支撑这一模式运作的文娱圈毒瘤:粉丝经济。这两年,电影行业最是深谙其道,只要拿下有粉丝基础的大IP,再找有影响力的小鲜肉,在粉丝的号召力下,收入量级似乎已经确定,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赚了,同行会眼红,资本也是逐利的,就会有更多热钱涌向IP和明星,一旦陷入了这个怪圈,泡沫就会越滚越大。游戏圈改编热门IP的法门,也是不遑多让,美其名曰“影游联动”。
闲扯这么多,或许只想牢骚下:任何做内容创作的,无论是影视、游戏、写作等等,如果丢掉了创作好作品的初心,心里总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