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结婚?
在信奉“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旧时代,这根本不是问题,那时一个人在成年后结婚生子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日渐改善,精神生活日渐丰富,各种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有人对婚姻存在的必要性产生了质疑,甚至兴起了一种不婚主义。
以前人们结婚的理由在当代社会一些人眼里,都不再成立。例如,繁衍后代不再被视作个人必扛的责任,搭伙过日子不再被视作人生的需要,性的需求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转移……
既不为生孩子又不为生计还不为了性,那么结婚还有什么用?显然在标榜完全为自己而活的人看来,婚姻真的失去了传统的意义,甚至有人预言婚姻制度早晚会消失。
未来的事真不好说,包括婚姻,但可以肯定的是,正如当今世界依然有国界之分、社会制度存在一样,婚姻制度在一定时期内肯定不会消亡——因为婚姻不仅利于社会管理,而且利于个人生存(没有婚姻就没有家庭,一般情况下家庭具有更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好像有这样一种规律:经济越发达观念越开放,观念越开放婚姻越不稳定,而导致婚姻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就是个人过于强调“独立”。
诚然,个体必须具备独立性才能存活于世,在经济和精神两个层面都独立的人越多越说明社会在进步,但追求独立与婚姻制度的存在并不矛盾。
如果把追求独立等同于排斥婚姻,就显然把婚姻视作为依赖与束缚。既然时代变了,那就应该把婚姻作为一种人身依附的旧观念也剔除掉,因此追求独立与缔结婚姻不是一对矛盾。
至于束缚肯定是有的,首先一夫一妻制的婚姻法就明确规定了夫妻有互相忠诚和互相扶养的义务。这就是最基本的束缚。如果婚姻不需要束缚,就没必要用法律来予以约束。其实这种束缚是对婚姻的公开保护。
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结了婚和不结婚就是不一样:前者是婚姻,受法律保护、受道德舆论监督;后者是同居,不受法律保护、不受道德舆论监督。
结婚证不仅仅是一张纸,而且是一种感情主权宣誓:这是专属于两个人的领地,外人勿入。无论是有人勾引已婚人士(入侵私人领域)还是已婚人士婚内出轨(随意扩张地盘)都容易受人谴责,两者都是既违反了法律规定又违反了道德要求。
那么,一个人结了婚还能不能保持独立呢?这就看个人的婚姻理念与结婚对象的选择了。
对于追求完全个人化自由的人以及感情难以稳定专一的人来说,真的不适合结婚。
婚姻,意味着两个原本生长于不同家庭的人,一般还是原先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陌生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要同床共枕,要朝夕相处,要甘苦与共,要白头偕老。
这就意味着婚姻绝非易事,不像一时的男欢女爱那样简单,不像地下的男女偷情那样刺激,更不像逢场作戏的人那样轻松。
今后的新型婚姻意义何在?除了传统婚姻意义还会存在之外,新型婚姻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出两个人崭新的感情共同体,创造出两个人崭新的经济共同体,创造出两个人崭新的人生共同体。
既想保持自身独立又想结婚并非不可兼得。只要夫妻互相尊重、互相成全,就能在婚内保持各自的人格独立。
正如不结婚的人未必真的独立,结了婚的人未必就失去独立。结婚与独立的关系,并非表面上的形式化那么简单,关键是树立好积极向上的婚姻理念,找对可以相伴一生的人。
新型婚姻需要什么?需要两个人之间的平等尊重,需要两个人之间的真诚合作,需要两个人之间的共同成长,需要两个人之间的合力建设。
那就要找一个能和你达成以上婚姻状态的人来一起构建婚姻生活。
新型婚姻需要两个人在保持个体独立性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合作能力与创造能力。建设好一桩健康指数高的婚姻绝非易事,因此结婚前要深思熟虑。
我对婚姻的看法是:婚前要慎重,婚后要珍惜。
假如遇不到合适的人,就不要勉强结婚;假如遇到了合适的人,就学着弄懂婚姻。
自己不想结婚或自己婚姻不幸的人不必劝别人远离婚姻,正如自己愿意结婚或自己婚姻幸福的人不必催着别人结婚。
一个人究竟要不要结婚,自己说了算,既不跟风,又不让“独立”一词来背锅。
高英写于2022年3月9日,二月初七,周三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