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是改变的大敌人) 这句是心理学大师米纽庆说的,也让我深深的认同。回想过往的经验,当自己不断把事情控制在自己能确定的范围,甚至强加解释或强行合理化,这都是想把事情塞进我们自己认为确定的这个框框内。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会这么做的原因是不想改变。然而,一个有弹性的思维模式,会包含不确定的部份,而这些不确定的部份也为改变提供了空间。
而另一个心理学家尚.皮亚杰也提出思维对环境有两种适应的模式,一个是同化,另一个为顺应。
同化是用我们脑中原有的东西去理解新发生的事情,会把新发生的事情加以剪裁,并让它符合原本我们脑中原有的认知模式。换句话说当我们要同化一件事情时,等于我们拿过往已知的经验再用新的事情重新经历一次。那顺应就是反过来改变自己的认知模式去适应新的事物。顺应在某程度来说是很痛苦的,因为要承受太多的不确定性跟经历很多的变化。但要让自己成长,善用这些来改变自己才会进步的快。
所以在面对新的事情,我们往往都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拿过往经验拿出来套用,不断的重复。在大脑的判定中,这样是安全的,往往我们不自觉的也会做出这个选择。但是随著我们年龄.知识跟经验的成长,怎么可能会只用过往的模式来应对一切发生的事情呢? 我们是不是也常听到某些人对于无法掌控的事情起了一些负面的状态,并说它(应该) 要这样才对啊,怎么又会变这样。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无法塞进他原本确定的框框内,而他自己又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在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产生了很多的痛苦。
而另一种选择,则是承认自己所知的是局部的,还有很多未知的空间。对于未知的部份会给自己提很多问题而不是给自己很多答案。这些问体会带著我们去探索,去体验,去追求,当然也会伴随著大小不一的痛苦。但是经历过这些,你会发现原本很多确定的部份是不对的,是可以更好的。然后慢慢的会自我不断进化,生活也变的越来越有趣。
我们再退后一步用较远的角度来观看这两种选择,一个让你感到安心安全,但之后可能让你痛苦不堪。另一个让你感到痛苦不堪但之后可能会渐入佳境。那在知道两种思维模式影响后的我们要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活用起来,也是一份重要的人生功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