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周日,我还是一早不到六点就起来,和往常的每一天一样给女儿做好早餐,然后叫醒女儿洗漱、吃饭,再把她送到辅导班去上课——是的,我终于也未能免俗地给孩子报了课外班,英语、游泳、线描、奥数,双休日一共四晌,我家闺女要上五节课。
女儿坐上电动车的后座,小小的身子软软地贴在我的后背上:“妈妈,明明是双休日,为什么我还得这么辛苦啊?”女儿的辛苦我和她早已经预见到了。由于我是一个小学班主任,见过太多“望子成龙”的父母反而把孩子累得七荤八素的,我对孩子的教育一贯主张“以玩带学”。七岁之前如果不是因为要纠正叩肩的不良体态我连舞蹈班也不会建议她报。那时候经常是同龄的小朋友都开始学特长了,我还在领着女儿优哉悠哉地讲故事看小说。女儿常因此很着急:“妈妈,班里同学好多都学钢琴,我也想学。”“哦?你为什么想学呢?”“我很羡慕她们会坐在钢琴前面弹‘叮咚’啊。”女儿说的‘叮咚’就是流畅的琴声,我说:“那你想学到什么程度呢?流畅的琴声可是苦练出来的,一两天的功夫可学不会。”“我就想学会弹几首曲子,不买钢琴,只了解了解就行。”这是女儿当时对自己学钢琴定下的目标,只想了解不需要走专业路线。这是正常的,没有任何人能把所有感兴趣的东西全都学精学专,但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系统地学习一些东西。至于能学多少学多久,那得了解之后再由孩子自己决定。买件衣服还得试一试呢,学东西当然应该允许孩子试一试。我把决定权和选择权全部交给女儿,特别交代她课外班报与不报都行,但是如果报就得自己安排时间,最少坚持学一个学期。女儿很高兴,终于可以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女儿总抱怨在学校课程太单调)。从此女儿就开始了“报班”生涯。
从二年级到现在的四年级,女儿先后报过钢琴、英语、舞蹈、线描、游泳、奥数等课外班,最后经过选择坚持下来了四种课,就造成了现在的“无休日”的状态。一个年仅九岁的娃娃,怎么会不累?但是,现在的课程全是她自己选择的,既然有此一问,我得就“学习目的”这个问题再跟她探讨一下了。如果她下决心删减一些课程我绝对不反对,可是我不希望孩子勉强自己坐在教室里混时间。
我问女儿:“你先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决定报这几个班,如果哪个班不需要保留我们可以这学期结束后不再报名。”
女儿再三思量,这四门课哪个也不想舍弃:“线描是我最喜欢的,不能少。英语,我将来要出国有用的,不能少。游泳是锻炼身体的,不能少。奥数嘛……我不学将来会落后的,也不能少。”
“那既然这样你就只有坚持了。”
女儿半晌没做声,停了一会儿又问:“妈妈,每个人都这么辛苦,最后成功的能有几个啊?”
这个问题问得有水平!不仅小学生里面成功的比例不大,就连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又有几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取得自己定义的“成功”呢?女儿等着我的回答,我问女儿:“你认为人与人辛苦是一样的吗?”
“辛苦”有“明确目标,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和“盲目跟风,被动无效地付出时间和体力”的区别。现在的确不少孩子都在辛苦的学各种课程,但是有多少是有明确的目标、主动去学习去练习的?所以,虽然每个孩子都很辛苦,却不见得最后都能有同样的未来。
女儿感慨道:“真的很羡慕国外的小学生,一放学就是玩,从来没有什么辅导班。”“哦,孩子,如果你是这么想的只能说你知道得太少了。”我告诉女儿,国外的小朋友虽然课程安排上更注重阅读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放学后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写论文、学声乐、学戏剧……这些东西如果想系统地学习也得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绝不是放学后单纯地玩耍就能学会的。“你如果想知道得更多一点推荐你看《大仓老师》《窗边的小豆豆系列》。”
“妈妈,为什么有的人并没有吃这么多苦也能过得很好呢?”
“你指的是在故事里读的不上学早早创业的人吗?”
“是的。”
“孩子,只有极少数人因为处于极其特殊的时代或地位才有可能不学习反而比不断学习的人混得好。其余的凭自己努力创业的人如果不在学校读书也一定是从生活实践中不断学习的(记住,读书和学习不是对等关系),否则你看大街上那么多开商店的,为什么只有一个胖东来让你念念不忘每周必去?那是于东来把企业做成了一种文化。再比如比尔·盖茨18岁考上哈佛大学,一年后从哈佛大学退学,二十岁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创办了微软公司,他为什么不在大学里继续读书了呢?那是因为他在大学里已经学不到他想学的东西了,他就不会继续浪费时间了。你觉得你属于哪种状态?”
女儿想了想:“嗯,我还是有需要学习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也想学,认命吧!”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到了上课的地点,女儿背着小书包走上台阶,我既感到心疼又有些无奈,我想起了一句话:既然我们无法改变世界,就只有改变自己。希望今天和女儿一样辛苦的孩子们都能知道自己辛苦为的什么目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