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湘兰真算是痴情的女子,
“一生一世只爱一人”让她做到了极致,
即使对方不曾给过承诺,
她用行动诠释:
我爱你,但与你无关
人物简介
马湘兰(1548—1604)
明代女诗人、女画家;“秦淮八艳”之一。
生于金陵,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与柳如是、顾横波、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被人称为“秦淮八艳”。
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贞,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故有“湘兰”著称。
秦淮名妓,豪爽侠女
马湘兰没有倾国倾城的容貌,虽“姿首如常人”,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辞流盼,巧伺人意”,谈古论今、博学多才,因而倍受名流雅士赏识。
▼马湘兰画像
在青楼林立、佳丽如云的秦淮河畔,马湘兰凭借自己高雅脱俗的气质与诗画俱佳的才艺名动一方。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堪称一绝,当时文人雅士争相收藏。至今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和她的两卷《湘兰集》诗。
▼马湘兰《花鸟图》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也有她的一幅“墨兰图”。
曹雪芹祖父曹寅在《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
▼ 《兰石图》
马湘兰不仅很有才气,也很有侠气。因为自幼家庭不幸,发达以后,她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老弱贫困的人。马湘兰死去时,乡亲们还自发为她修筑了坟墓,撰写碑文。
靠着客人的馈赠,马湘兰不仅为自己赎了身,还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她喜欢兰花高雅,在院内处处种植兰花,取名“幽兰馆”。相传马湘兰的住所“幽兰馆”就位于今天的秦淮区白鹭洲一带。
痴情才女,千古红颜
在24岁的时候,马湘兰结识了37岁的王稚登。
相传王稚登4岁能作对,6岁善写擘窠大字,10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的宾客。
自古佳人爱才子,马湘兰与王稚登言谈投缘,相见甚欢,不由芳心暗许,认为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马湘兰送给王稚登的画
王稚登向马湘兰求画,马湘兰当即应允,一幅“一叶兰”图一挥而就,且题诗于画: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诗中写兰花的幽寂无依来表达自己的心曲和对王稚登的试探之意,但马湘兰怕王稚登误解自己是一个水性杨花,没有真情的欢场女子,于是又挥毫作了一幅“断崖倒垂兰”图,也在其上题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志气与品格: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王稚登岂能看不出马湘兰以身相许的心意?然而他前途茫茫,不敢有所承诺,于是假装没看懂,匆匆收下诗画,仍和马湘兰正常交往,但并未提起婚嫁之事。
▼王稚登书法作品
后来王稚登北上求职,马湘兰在赠送他临别诗后,就悄然闭门谢客了,只为他而等待。
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不久就回到了家乡姑苏。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娶那一步。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30余年。
▼马湘兰致王稚登手札
在这30来年的日子,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终日望归船。”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像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
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不辞辛苦,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前往苏州庆祝,一个五十七岁的女人,以这种置酒祝寿的方式简直是冠古绝今。马湘兰似乎要倾尽全力在表达爱恋。
马湘兰回南京后一病不起,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带著那份未了的情,静静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
秦淮八艳的人生让人感慨万千,总是在她们的故事里,看到胜于男子的坚强和纯粹。马湘兰一生痴情,却不逾矩,静默守候,这份真挚和执着,令多少人赞叹、惭愧。也更因此,显得弥足珍贵,使她成为后世追捧的一个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