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作家,小学语文课时我们就经常背诵他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对《故乡》中的闰土刺猹记忆深刻。
最近,热播剧《觉醒年代》中,几场关于鲁迅的经典戏,比如模仿小说《药》的情节的出场,在教育部门口立牌子辞职,伏在地上创作《狂人日记》等等,都是为了向先生致敬的桥段。
鲁迅被大家如此敬重,缘于他卓越的文学成就。他一生写作600万字(不包括翻译作品、日记),被公认是中国现代文学界最伟大的作家。他开辟了白话文的先河,所写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极具开拓意义。他还是思想解放先驱、革命斗士,被毛泽东评价为“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然而,鲁迅早年间的志向并不在写作上。究竟是发生了什么心路转折,让他一步步成为文学巨匠?
01 弃医从文,用笔杆子拯救国人的精神
鲁迅最早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西医。
他自己解释过原因:一是儿时他的父亲生病,被庸医治死,作为过来人,他同情且心疼那些有病患的家庭,不想他们跟自己一样被骗;二是,他看到了日本通过维新变法得到了复兴,而医学在其中有很大的助力,他希望中国也能通过西医摆脱落后的困境,实现新的变化。
可是现实中发生的一件事,却改变了他的想法。
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的时候,某次下课,教室内播放了一部日俄战争的时事片。片中,一名中国侦探替俄国人做事,被日本军队捉住了,准备杀头。临刑时他的身旁,围着另一群若无其事看热闹的中国人。
杀头的片段播完,教室里的同学们大呼“万岁”,只有鲁迅一人孤独地站在原地,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冲击既来自经常看不起他的日本同学,更来自影片里那群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他突然意识到,医学可以治疗身体,却拯救不了精神上的麻木,而一个麻木的民族,又怎么可能改变自己的悲剧的命运?!
于是,鲁迅决定,不学医了!他要改用写作来唤醒国民的思想,拯救中国人的精神!
就这样,25岁的鲁迅前往东京,和弟弟、其他留学生朋友一起,筹办杂志、发表文章、翻译外国作品,正式开始了他的文学人生。
弃医从文这件事,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天生具有的民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无论是起初想以西医“立国”,还是放下解剖刀改用笔杆子“立人”,他都在孜孜不倦地尝试、拼搏,以实干探索出一条救国救民之路。
02 自修德语、大量阅读,写出中国现代白话小说开山之作
在东京时,鲁迅接触了社会主义,开始阅读马克思的著作,进而,他对东京市面上出版的很多德文文学产生了兴趣。
为了提高自己的德语水平,鲁迅上了一段时间的培训学校,入门以后,他搜购了许多德文的新旧书报,靠字典认真地钻研自修。
他用德语作为敲门砖,阅读了百余篇以反抗殖民、追求自由为内容的外国民族文学,尤其是短篇小说。这为他之后写作《狂人日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被称作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
这篇小说诞生的背景是这样的。
1918年前后,中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目的就是为了“改造青年思想,辅导青年修养”,这一点和鲁迅的想法十分契合。
《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战场,当时,钱玄同作为这本杂志的同人编辑,兼鲁迅的好友,非常热心地敦促鲁迅给《新青年》写稿。
鲁迅起初迟疑得很。
他回国许久,见过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见过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对于国内所谓的革命有所怀疑和失望,自然对这次文学上的革命也提不起多大兴趣。
可钱玄同和他的一场对话,让他转变了念头。
那次,钱玄同又去向鲁迅约稿,鲁迅认真地问他:“如果有一间铁屋很难被打破,里面许多熟睡的人快要闷死了,本来睡着还感觉不到要死的悲哀,你非要大叫起来,喊醒几个比较清醒的,让他们承受临终的苦楚,这对得起他们吗?”
钱玄同回答说:“既然醒了几个,就不能说,绝对没有毁坏这个铁屋的希望!”
为了这份“希望”,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小说刚刊出,中国文坛就被它独特的“日记体”和内含的深刻思想所震惊。不止是文坛,整个落后的中国社会,都因“吃人的礼教”一语而逐渐觉醒,为“五四”运动的开展埋下了种子。
放眼世界,《狂人日记》对人的批判在国际思潮上都具有先锋性。文法上,鲁迅把西式语法、修辞、标点与中文相融,形成了现代汉语风格。从思想到结构的创造,都离不开他之前对外国作品进行的大量、深入的研究积淀。
积累不止、思考不停,鲁迅自此保持着笔耕不辍的习惯,创作出无数经典,不断刷新中国文学的标杆。
03 以笔为戈,锤词炼字,把杂文文体推向巅峰
鲁迅在创作早期,同时进行着小说、新诗、随感录等多方面的写作,但随着社会日益黑暗,斗争的紧迫感让他渐渐转向了一种更利于开展批评、针砭时弊的文体,这就是杂文。
1927-1936年,是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的杂文创作趋于成熟,写出了一篇篇精品,引领了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方向。
当时鲁迅身处上海,辞去了大学教授的工作,成为全职作家。他的主要工作是报刊写作,大部分内容刊登在《申报·自由谈》,杂文创作处于高产时期。
鲁迅认为,杂文是“匕首和投枪,要锋利而切实”,为此他在写作上下了不少苦功。
首先是取材。鲁迅所写的杂文内容涉及很广,从神话传说、文史社科到日常生活,尤其注重新闻材料的收集。他所投稿的《申报》,每天刊登不同的热点、焦点和政经大事,这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其次是对文字的锤炼。郁达夫曾评价鲁迅的杂文有着“观察深刻、谈锋犀利、比喻巧妙、文笔简洁,又飘溢着几分幽默的气氛”的特点。不过,人们常常羡慕鲁迅文章中流露的创作天赋,却很少注意到他字斟句酌的写作态度。
人民文学出版社曾整理过鲁迅存世的所有手稿(主要为杂文),发现,他的稿件可以分成原稿和誊抄稿两大类:原稿主要是写给报刊的稿子,修改的痕迹很多;誊抄稿指鲁迅把发表过的文章重新整理,再集结出版。
对比二者,出版社发现,看似整洁的誊抄稿,其实大部分都对原稿做出了修改,有的甚至连题目都改动了,誊抄过程中,鲁迅还一丝不苟地把文字进行了润色加工。
我们这才知道,鲁迅写出酣畅淋漓的杂文背后,是他严肃细致、呕心沥血的付出。而“鲁迅杂文”至今都是他身份的重要标志,无人能超越。
1936年10月19日凌晨,鲁迅先生因肺病逝世于上海,至今他的书桌上,还摊着写成的最后一篇文章。
罗曼·罗兰说:“写作是一个人认识真理之后的独白。”生逢乱世的鲁迅,直到生命止息,都没有停下用笔书写真理的脚步。
他用一生的勤勉,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凡”作家的真谛:肩负觉醒国人的使命,不忘初心;提升眼界知见的成长,持续积累;创新作品的时代意义和文艺价值,精益求精。
100年后的今天,先生虽已不在,但他热爱的民族终于崛起,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我们手握他的文集,品读、怀念,更值得做的是——秉持他勤恳、求实、严谨的写作精神,继续走在捍卫真理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