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种感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自己比大众更能够看清现实,比大众更聪明一点,也比大众更努力一些。因此未来一定会比别强,一定是别人羡慕的对象。后来看到书上说很多人都有这种认知偏见,这种现象被称为“达克效应”!就像会开车的人中大部分会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之上!即便是认识到这一点,生活中我也仍然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即便情感上的自视与众不同并没有什么卵用,我还是我,泯然众人一样的烟火!人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但我却一直在想如何才能与众不同的问题。
究竟怎样才能与众不同呢?其实我讲的与众不同就是怎样才能变得比别人优秀,怎样才能像一只凤凰一样傲立于一群土鸡当中,然后幸福的生活。
通过反思我发现其实方法很简单,简单到人们视而不见。想法上比别人优秀并没有什么用,而且你也不知道自己在想法上是不是比别人优秀,每个人都是一个优秀“幻想家”,想着自己一番折腾之后的飞黄腾达。而真正的改变却发生在行动之后,而且还很可能发生在持续的行动之后。
而想要与众不同,那只需要观察普通大众的行为,就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使大家成为了原来的自己,甚至比原来更下一层楼。如果相似的行为一如既往,那未来的图景只不过是当下的复印件,甚至是黑白的复印件!其实想到这里还是挺令人毛骨悚然的。所以想要与众不同,那就和大众的行为背道而驰吧。我们可以称之为“反一律性”。
什么是反一律性呢?比如,你看到大多数人都不怎么阅读,那你就去经常读好书;你看到很多人吃垃圾食品看着肥皂剧且缺乏锻炼,那你就要避免垃圾食品、肥皂剧且经常锻炼;你看到多数人都喜欢凑热闹、瞎操心、随大流,你就要避免避免凑热闹、随大流且经常独立思考。你看到别人一掏出手机就点开朋友圈、新闻热点,那你一掏出手机点开的就要是“Kindle、微信读书、樊登读书”等学习类软件。
爱因斯坦曾说过:疯狂就是重复做相同的事情却期待不同的结果。
而只有行为才能带来改变,如果真的能够经常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那你会发现自己的生活在慢慢的变得与众不同的。
所以想要与众不同、想要变得优秀。其实方法论很简单,就像查理·芒格讲的一样: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他常引用一句谚语来劝人们反向思考:我如果知道自己将会死在什么地方,我就永远不会去那里!
如何才能与众不同呢?其实答案已经很清晰了!但这个问题如果反过来想的话,我们就应该问自己如何才能与众相同呢?那就跟着大家的步伐,一二一的往前走就行了!大众干什么就跟着干,娱乐、消遣、熬夜、一把抓,反正今天过完了,明天还有时间,可以接着造!
回头一看,令我们高兴的是,我们不正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吗,我们是多好的素材啊!多么完美的试验品,我们成为了大众,大众接纳了我们!
然而,我们却很想与众不同,但与众不同是需要“反一律”性的行为来支撑的,所以呢?然后呢?然后就好好问问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