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暴力突破英语总结
总结内容:
1.21天的感受与收获.
2.这十几年的学习系统的分析和思考.
21天的收获与思考:
遇见老师,遇见21天暴力突破英语
21天,是三周,是大半个月,能够获得什么?是新的知识,是新的技能,还是新的成功。一年前,由于高三月考的频繁失败,陷入了低谷期。但是,心里又很不服这些结果,于是就通过各种途径寻找突破方法。在知乎上瞎逛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文章,关于逆袭高考的,一下子就来劲了,越看越认真,那天晚上反复看了2遍。从那时,便开始关注核聚老师,后来老师在他的文章中介绍了很多方法,都有去尝试,但是最终只有一种我坚持了下来,自强学习法,虽然这个方法非常好,但是自己认知及其他方面太差了跟不上。就在快要开学之前,看到老师推出了21天暴力突破英语,当时我犹豫了一下,到底要不要买呢?由于,长期以来对老师的关注,我觉得应该会有收获的尽管我不知道究竟我能得到什么,怀着一种期盼和好奇加入了21天暴力突破英语.。事实告诉我,这次收获是巨大的。
实践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这个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老师讲课另一部分是训练营。开始看到课程价格的时候很奇怪,在大部分人眼中,老师讲课应该是精华,是最有价值的,但是训练营的价格是却是讲课的四倍,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设置?一定是有原因的,很快我想明白了,讲课可以看作是方法理论,而训练营则是实践。那么老师要强调的就是实践的价值大于理论(对于我这个层次来说),比如说关于坚持,从小到大我听过许多坚持或者关于坚持的道理,但是当我遇到困难时还是会出现退缩和坚持不下去的情况。我们大部分人都太渴望新的方法技巧这些理论上的东西,但我们却忘记了我们本应该的实践,就是因为没有实践所以方法就没有掌握,最终结果就是未能达成目标.实践是掌握理论方法的唯一方法,也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这是我还没有接触到文章前的一个收获。这个收获也指导我以这种态度去完成这21天的暴力突破英语这件事。
一万次定律
一万次定律是这段时间最有体会以及感悟的一个法则,对于这个法则我有三个问题
1.一万次定律的本质是什么?
2.一万次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3.想清楚要把什么东西进行一万次训练?
在开堂大课上,众多法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万次法则,因为我觉得这是最简单的,无非就是一遍又一遍的练,因此一万次定律就成为我第一个实践的法则。事实上,这个法则是比较难的,难在简单的重复抄写同一个句子,难在简单的抄写会怀疑这个法则的可行性。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我坚持了下来,当我在抄写的时候我不知道这样做会给我带来什么影响,我只知道我需要做的就是去做它,至于结果怎么样21天结束或许更久以后才可能知道,既然我选择了向老师学习这些东西,那么就应该相信他,去做,去完成它。幸运的是,在21天后,我看到了一个显著的改变,句子记的更加清楚,即使是现在过了几天也依然能够准确的默写下来。之前就是,今天背明天忘,想用的时候记不起来,常常怪罪于自己记忆力差。有这个变化主要是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在记忆这方面,不断持续给大脑刺激。无论是第一次的学习还是后面的复习都要比平常学习花的时间要多的多都要比平时学习接受的刺激要多。就好比,即使你没有刻意的记你家里的物品摆放位置,但是叫你说的时候你一定会迅速的把每个物品一一说出来道理是一样的。我认为,一万次定律的本质就是不断刺激大脑,形成一个稳定的记忆框架。
21天过了,我在想一万次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我怎样能够直观的感受的一万次法则。在一次课堂上我记笔记的速度比老师翻PPT的速度慢些, 然后我就疯狂的快速记笔记。最后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写了些什么,当时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个问题,之前的练习的书法那些东西到哪去了是忘记了还是其他原因。事实上,我没有对书法练习进行一万次训练,没有形成记忆框架,因此没有养成随手就能写好字的习惯,我觉得一万次的目的就是形成一种习惯,但是我必须的明白究竟是什么在进行一万次训练,这也关系到我想要养成什么习惯,就好像书写,其实我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经常写的很难看,于是我就反复不断的对这个坏习惯进行一万次练习。即使我刻意的去练一些书法,但是因为练习的次数没有坏习惯的次数多,肯定是没有效果的,因为我对坏习惯练了太多太多遍了,其形成的记忆框架太牢固了。现在看来如果想要彻底的改变书法,一是忘记之前的内容(不太可能)二是把想要掌握的东西练习量超过之前掌握的练习量。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到底在把什么东西在进行一万次训练不管是刻意的还是无意的,这样会大大地提高效率(把时间用在了根本想改变的东西上。
目标法则
目标不是理想
我曾经一度把目标和理想混为一谈,根本原因是认知不够。一方面没有哪个人准确的给我区分过这两个词语,另一方面是自己也没有深入考究过这两个词语的区别。第一篇文章就给出了是什么是目标的答案。
一生的目标:My life has been a trade-off
如何实现目标:If I wanted to reach the goals which I set for myself ,I had to get at it and stay at it every day
对于目标我忽略了其具体性、可行性和时限性。这是和理想最大的差别。
具体性在于制定详细精确的目标。
可行性在于目标是在能力范围内,可实现的。
时限性在于完成目标是在规定时间内的。
没有一个个小目标,理想只不过是空想,是不会变成现实的。自己以前就是自欺欺人,总以为只要努力就会与收获,但却忽略了该如何努力,目标就是告诉我该如何努力。努力把每天的目标完成,就会很不错了。目标是做一件事的战略方针,在做事的时候不要想效率,指数增长等其他问题,只需要努力去完成目标就行了。效率,指增长这些问题,应该是在制定目标时考虑。
成功做一件事思维程序
准备阶段:1.制定目标(考虑时间效率,指数增长问题)2.原则确定(方法技巧和法则)
实施阶段:无所不用其极去完成目标,但需要思想基础(关系到认知水平以及信念问题)
反馈阶段:适当修正目标再实施
目标的制定在个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
时间是什么东西。物理学中,时间和和空间一起构成四维空间。时间是理性的,不会改变运行速度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用时间来看做事效率的标准原因之一。倘若时间是易变的,那我们岂不是会遇到许多麻烦,上课迟到睡眠不足等等。正因为时间是不变的,给我们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安排时间,运用时间去完成事情。虽然时间是不变的,但是你我可以利用的时间是可以改变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本质是有序,通过思考让事情有条理有计划的完成。把时间当作朋友的对象不是时间本身,它是不变的,因此就需要提高自身能力(运用心智)去好好的管理经营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时间利用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关乎到做事效率,人生规划等等问题。
在21天学习中,许多时候都没有大量整块时间去抄写,因此经常需要晚上加班来完成每天目标,实在是太累了,于是我就问自己难道不能在不这么累的情况下很好的完成目标吗。我发现我的作息时间完全紊乱了。被许多非计划内的事情占据了,玩手机,看一些视频等等意外的事件,在我还没完成自己必须做的事情之前,完成了太多非计划事情,导致我该做的不能及时完成,内心是很累的,因为我发现我最终在乎的是是否完成计划内的事,而不是那些计划外的事情。后来,我就把每天必须完成的事请给它列出来,按照重要性和必要性排序,提醒自己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去完成这些硬性事情,之后再去干那些非计划事情。在实践途中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请,我去做那些非计划事情也是有习惯的。比如习惯性的做完一件时候看手机,吃饭的时候看手机,当拿到手机,就会被太多的不确定事情吸引住,做了许多非计划事情,每天时间就这样被我一点点耗完。随后,发生一系列连锁反应,目标没完成,会增加失落感,会陷入恐慌,恐慌不断积累,进入低迷期,进入迷茫期,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的循环。所以对时间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时间是完成目标的最基本保障。其实,有些时候是认知不足阻碍了我们的发展,有时候使我们实践不足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对我而言,时间问题是认知上的问题,这个最根本的问题都没有想清楚还指望自己有多大进步呢。过去太过于追求方法技能,后来我发现方法技能都懂了,只是单纯的停留在知道层面上,并没有理解。根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因为没有行动,这可能是没有目标。即使有目标,还是没能行动,这就是时间的问题。时间,目标,成功。时间是基础,目标是方向,成功是结果。
指数增长
这是继目标、时间之后的另一个大坑,这个坑不像其他的坑,短期反馈不明显,所以不知不觉就在坑里了,事实上也许根本没有出去过。把线性关系认为指数关系。除了认知的失败,没有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绝对不是简单把线性关系认为成指数关系,这是我压根就没有仔细的区分过这两个关系。如果有,也是在仅仅存在于数学题目中。关于增长这个问题就避不开进步。每天进步一点点,是我从小就接触的一个道理,但是却从未认真的思考过。到底进步是什么。现在看来他不是道理,而是方法,就是要每天进步,进步是在昨天的基础上进步地 现在用在了单词上,第一天背30个,第二天背32个那么两天就一共背了62个。我之前认为的进步一点点实际是每天做一点点。进步是不见的,但是我们要想办法让他成为可见的,质化和量化进步,指数增长,其实归根到底是思想问题,那终究是思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