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回首我们短促的过往,往往会发现,最感怀的时光,是那些相聚的瞬间。
我说的相聚,是童年时你和小伙伴们漫山遍野疯跑着抓野兔,钻防空洞的上蹿下跳;是少年时和家人围坐在一起,就那么忽然而至的一场深谈;是中学时翻出校园的矮墙,第一次在录像厅里见识到浩南哥时的小激动;是奥瑞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面对枪毙行刑队时,想起父亲带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无一例外,这些时光都很短暂,无一例外,它们呈现永恒的唯一性,即你无法再复制一次彼时的心 境。
有些人,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你们也聚过;有些事,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你们也做过。但是无论如何,就是没有那一次心扉全开的感觉,可能那时你心里还装着天真,可能那时人和人之间还有着全然的信任和默契,可能那时你刚好嗅到了春天第一缕玉兰花香……
总之,即使是同样分贝的大笑,你却知道,你永远都还原不了那一次的放肆和彻底了。
凡人经常以某种仪式感,来打破庸常的重复,为某一个琐碎的日子标注上一个星标,这些闪亮的星星提醒着我们,某些重要的日子,某些重要的人,试图为生命中建立一些重要的,值得反复品味的闪回。
一期一会,某种程度上,每一次真正的相聚,都是一念永恒。
002
在朋友圈中,在那些令人唏嘘的节日里,在那些使人落泪的文章下,我们写下:“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过,似乎没有几个人认真思考“陪伴”这件事本身,它就真的那么容易做到吗?仅仅是跨山跃河,舟车劳顿后,拉近彼此空间的距离,就可以称之为“陪伴”了吗?
正如我们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我们漂泊在远方,某一个瞬间,某一段文字,某一瞬影像,勾起我们柔软的内心,促使我们反思自身对父母疏远的态度。在某个时刻,你暗暗下定决心,今次返乡要好好陪陪父母。
但是,有多少节日,你们都窝在沙发上,电视嘈杂地播放着并没有人在意的节目,仿佛只是为了缓解大家彼此的沉默,而不得不继续喧嚣。你在心里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但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因为你意识到,彼此在同一扇门之内,无言虚度时光,似乎配不上“陪伴”二字。
我们总是像刺猬一样,孤单时渴望拥抱,渴望聚在一起,但是相拥不过十秒,就又感觉到互相刺痛,然后转过身彼此嘀咕、嫌弃,以至于怨愤。
003
在我看来,那些能够在未来某一个瞬间,还能够被回忆起来的瞬间,往往是你们共同经历某种美好或跋涉之后的真正放松,或者,是你们共同完成了某件细微琐碎且漫长的事情。
考虑到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美好的瞬间和颠沛流离一样稀少。作为子女,我认为,对父母而言,较好的一种陪伴方式,是和父母一起去旅行。
旅行的野蛮之处也是它的美好所在,前方是未知的所在,周遭是陌生的眼神和口音,它强迫你适应新的一切,强迫你和陌生人交谈,吃陌生的食物,住陌生的床榻,乃至,强迫你相信陌生的灵魂。它掠走父母习以为常的闲适和安全感,使他们徒然降临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兴奋又紧张,以至于不得不抓紧身边唯一牢靠如常的事物——那就是作为子女的你。
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每次陪父母出门旅行,我都能从内心中感受到一种双向的幸福感。哪怕仅仅是周末驱车去郊外,同他们来一场简单的BBQ,其中所能感受到的陪伴感和满足感,也十分强烈。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你需要适应“导游”的身份,而不是以游客的角色在前面匆忙探索。你需要清楚,很多时候,父母需要的风景和你完全不同,你觉得酷的,父母可能只觉得苦。你可能需要的是一场独立摇滚音乐节,但父母只想去天安门照一张全家福。
父母不会像你撒娇,但我想,面对争议和观念的冲突,你该是时候,选择去满足他们的愿望,而不是依然像个任性的孩子。
去年某一次逛街,遇到某家旅行社发他们的全家游宣传单,花花绿绿的行程没记住,可能是因为职业敏感性,却对那张单页上的一句宣传语记忆犹新,大概意思是:“和父母一起旅行的难得体验在于,你会发现父母比你想象得更苍老,而父母也会发现你比他们想象的更独立成熟。”
这真是打动人的一句话,因为在我看来,这句话道出了“陪伴”这件事的本质——彼此成就,相互成长。
让我们有时间就多陪伴一下家人和老人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