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胡琴图》清 王树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最近
搜图时,看到一幅画
就是上图的这幅《弄胡琴图》
图中描绘的是《唐诗纪事》
卷八所引《独异记》
讲述的是唐代诗人
陈子昂碎胡琴的故事
今天
就来说说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王夫之说:陈子昂以诗歌闻名于唐代,但是他的才能远不止吟诗作文,如果能遇上明君,他也许能成为一个建功立业的大臣。
可惜,陈子昂没有遇上能够赏识他的明君。
01.
公元661年,大唐高宗龙朔元年。
这一年,发生了多件大事。
军事上,唐军对高句丽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高宗皇帝委派左骁卫大将军何力、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左骁卫将军刘伯英、蒲州刺史程名振等,分道进兵,杀敌三万余人,收拾得相当到位。
经济上,唐高宗于广州创设市舶使,派专官充任,总管海路邦交外贸。
文化上,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檄周王鸡文》,把高宗惹毛了,高宗皇帝觉得他挑拨王子之间关系,果断把他开除公职。
……
当然,这一年也发生了一些在当时看来不大起眼的小事。比如,陈子昂出生。
四川梓州射洪县武东山一个豪族大户之家,陈子昂就出生于此。
如果要盘点一下陈子昂的家世,那真是:田多地广,绝对不差钱。
不仅如此,陈家还是有贵族血统的家族。
据说,自陈子昂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往上数28代,就是西汉的陈平。楚汉相争时,陈平曾为刘邦屡献奇策,立下汗马功劳,官授右丞相。
不过,陈子昂没有继承他祖宗的良好基因,而他爷爷陈辩性格上的刚烈、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还有他爹陈元敬的豪爽慷慨、扶危济困,他倒是都照单全收。
他追求的是御剑策马,侠行天下。崇尚阳光中的光明磊落,鄙视黑暗下的肮脏龌龊。
叛逆的禀性让陈子昂对读书丝毫没有兴趣。他的所作所为,在父亲的眼里只能用不学无术来形容。
如果一直这样,那么陈子昂也就不是陈子昂。
他需要一个能让他幡然醒悟的契机,不过这个契机好像来得晚了些,直到那一年他十八岁。
十八岁以前的陈子昂,是父亲心中的痛。
直到有一天,陈子昂无意中路过一家学堂,听到先生正在给学子们授课。授课内容无非就是“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有些话,早了,没有用,晚了,又错过了。
少年陈子昂就是在这样一个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听到了正确的一番话,醍醐灌顶,忽然间醒悟了。
遂后,他告别家中父老,出蜀地,过三峡,北上帝都长安,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
公元680年,陈子昂第一次参加了科举考试,遗憾的是他落榜了。
落榜后,回到了故乡金华山刻苦研读。公元682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再次入京参加科考,遗憾的是他再次光荣落榜。
02.
其实,在唐朝考生求取功名成功与否,与考生是否出名有很大关系。
因那时的科考和后来的并不一样,当时审读考生试卷并不糊名,考卷都是公开。
主试官录取考生,必须参考本人的作品及声望来决定录取与否,甚至,主试官还经常听取别人的意见,与人商讨录取人选。
因此考生的声誉非常重要,如果你默默无闻,谁又会推荐你?陈子昂于是开始采用唐朝文人普遍使用的办法:干谒。
也就是拜见那些有名望的显达之人,附上自己创作的诗稿,通过自己的文采求得名人的宣扬与推荐。
他拿着自己写好的一百多篇诗作,遍访长安名人,然而因为没有所谓的关系,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效果也不甚明显。
陈子昂没放弃,最终让他等来一个机会!
公元682年的第二次科举落榜,使得陈子昂心情极度沉闷。
一个人在长安街头闲逛,缓解郁闷。逛着逛着,陈子昂看到一老翁坐卖一把瑶琴,售价高昂,周围一圈儿达官显贵争相传看,却都犹豫着没有掏钱。
陈子昂挤上前去,二话不说,以一种极其炫酷的姿势果断买下胡琴,阔绰到都不带砍价的那种。
趁热打铁,并对吃瓜群众发出邀请函:明日正午,豪华会所宣阳里,敝人设宴约诸位看琴,约不约?
千金买琴,又大摆筵席,此事很快被众多长安权贵和名流获悉,他们很好奇这土豪究竟要折腾什么。
当众人怀着崇慕之心赶到目的地,准备听一场“世纪音乐会”时,怎料陈子昂突然画风一变,举起琴就扔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大家这边还未回神儿,他那边已慷慨陈词:“我虽无二谢之才,但也有屈原、贾谊之志,自蜀入京,携诗文百轴,四处求告,竟无人赏识,此种乐器本低贱乐工所用,吾辈岂能弹之!”
说罢,人手一份诗稿,众人看过才知子昂才华横溢。
一日之内,陈子昂的大名传遍了长安城,成为人人称羡的“当红炸子鸡”。
凭借着这次炒作,陈子昂进入了圈子,第二年就高中了。
有时想,当陈子昂用摔琴这种近乎哗众取宠的炒作手段终于成名的时候,他心中浮起的,到底是得意还是酸楚?
应该是后者吧。
心高气傲的才子,何尝不希望自己的才能能够被当权者主动发现,筑起黄金台,卑辞重币来邀请自己?
可是,这种千金买马骨的神话似乎也只存在于史书和传说中。
正如唐玄宗对孟浩然说的一样:“你不来找我求官,怎么还诬陷我,说是‘不才明主弃’呢?”
三顾茅庐的时代已经过去,在人才济济的唐代,文人只有不择手段地自我推销,才能求得功名。
所以,陈子昂别无选择,因为,他已经在长安一无所获地游历了多年了。
他显然已经感觉到了在这无尽的时空中,自己作为一个人的渺小。
03.
二十四岁,陈子昂中进士,任为麟台正字,再迁为右拾遗,多次上书论时政。
二十六岁和三十六岁时两次从军出塞。
但是,不管是在朝廷还是在军营,他的意见总是不被重视。
在第二次出塞的时候,他与主将武攸宜意见不合,遭受排斥打击。在陈子昂的多首《感遇诗》中,都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不被信任的愤懑: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
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郭隗》)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
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
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田光先生》
终于,697年的一天。
三十六岁的陈子昂登上了幽州台,这里传说是燕昭王筑黄金台召纳贤士的地方。
曾经的鸿鹄之志,换来的只是如今的一片悲怆。生不逢时的感慨,知音难觅的孤独,悠悠天地间,再不见俊杰英才。
独自站在这高台之上,陈子昂感觉到的不是君临天下的豪迈,而是发自肺腑痛彻全身的孤独和悲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既是一声痛苦的呼喊,也是一声豪迈的宣言:过往里不曾有我,未来里也不会有我,我只生存在当下,但是,我的孤独从远古而来,向未来而去。
当诗人仰视蓝天,俯视大地的时候,在这无限广阔的空间中,他感觉到了另一种大寂寞和大孤独。
也就在这一年,陈子昂离开了曾被自己寄予无限希望的官场,辞官回家。
六年后,父亲病死。
在服丧期间,他被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陷害入狱,冤死狱中,时年四十二岁。
陈子昂走了,在满怀悲怆里悄然离去。
他是一个失败的政治家,却是一位功卓著的现实主义诗人。
继“四杰”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风后,陈子昂来了,在汉魏风骨中踏歌而来。
他开阖纵横的诗歌下,剑气所指,身后是一片辉煌大气的盛唐诗风。
本文参考:
1.《在唐诗里孤独漫步》 夏昆著
2.《唐之诗祖——陈子昂传 》 吴因易著
3.《诗骨.陈子昂》 《唐代大诗人故事集》编委会 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