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我很穷,没钱,不富裕。常以"穷人"自居。
贫穷的感觉一直如影随形。没钱,买东西最关注的是价格。在可接受的女装品牌店里挑选衣服,试穿合适的衣服之后,先看下标签;实在是喜欢,然后进行一番心理预演:这样的款式可以搭配家里已有的哪些衣物?这个价位超出我的预算,我是否可以顺利从下月工资里省出这项开支?心仪的衣服真是物超所值,而不是被巧舌如簧的导购小姐所忽悠?三个答案都满意的情况下,我才会下手。
没钱,买了6年的房子都空置着,未能装修。只能在心中想象描绘房子装修后的样子:布艺的沙发,只要换外套,就可以随着变化,更换不同的风格;厨房的风格一定不要白色,太显脏了,而且要多收纳,不能堆积成山;书房铺榻榻米,来客人的时候当客间,没客的平日,当自己的禅修.学习;房间整体的风格是简单大方,处处匠心独具......
没钱,舍不得买车。先生是老驾驶员,我的驾照也是12年考得。车技都是在单位里开公车提升得。虽然身处八级小县城,小街老巷里随时可以窜出路虎,奔驰。开公司的干哥开了多年的宝马7系。周遭的亲戚朋友圈,有车一族是普遍现象。
不比较,还好。一比较,常常觉得自己衰呀!自卑的情绪,羡慕嫉妒哪!
跟着李笑来一起学习之后,我意识到首先要认识贫穷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贫穷两字是分开解释的。贫指的是没有钱的意思,穷指的是没有官爵的意思。近义词:贫苦,反义词:富裕。"
从这个层面上看:我是贫人,不是穷人呀!我家相公是体制内人,也算是吃朝廷俸禄。才有"笑贫不笑娼",没有"笑穷不笑娼"。
而且,贫穷.没钱的感觉是相对的。例如,比起商人哥哥,我就是穷妹妹;但比起街上的乞丐,我就是贵人;比起阿富汗的难民,我就巨富。
德兰姆姆对贫穷的义非常宽广。在她看来,贫穷还是:
"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露体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无家可归并不单指需要一个栖身之所,而是指受到排斥和摈弃。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温暖爱心的饥饿。"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何不被关心。"
德兰姆姆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特蕾莎修女。修女所创立的仁爱之家,是为穷人中的穷人服务。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穷人,完全的,无条件的,直到成伤的爱。
却原来,我所自卑的物质贫穷,源于我精神世界的贫乏。心底的不值得,不配感如此之重。物质无法填满内心深处的匮乏。欲望的沟壑,纵横交错。内心的孤独,四处逃窜。没有爱与感恩的世界,一片荒芜。
只把视角聚焦于黑暗,就忽略了光;顾影自怜的水仙,欣赏不到岸边一株水草的美;一味自怨自艾的人,悲凉薄情得缺乏热度。
时值2016年圣诞节,听着哈里路亚,我愿自己常饮甘露,常忆亲恩,常念温情。时时抱善心行善事,在爱和光中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