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西部世界》第一季看完了。不得不说HBO的作品一如既往的优秀。之前被《权利的游戏》震撼过一次,这已经是第二次了。虽然说机器人概念,或者说人工智能概念的影视作品已经不少了,机器人拥有“自我意识”这个话题也已经被拍烂了。不过不得不说,人家通过细腻的心理描述,以及让人能够接受的逻辑推理,在这个拍烂了的话题上又创造了一个新的领域。
不得否认,这10个多小时的经历,确实让我的思维得到了充分的放松。从投入的时间和获得的收益比来看,这确实是要比看其他大多数的影视作品来的划算。
任何创造了时间或者空间的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游戏的价值在此,游戏将你带入其中,你能感受到地图的宽广,感受到战斗的急促。影视作品也是如此,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们跨越不同的时空界限,到达我们未曾去过的地方,穿越我们未曾穿越的时间跨度。付出的是我们无论如何都需要消耗的时间,换回来的是我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游戏也好,影视作品也罢,一般都是迁就我们内心最原始的需求,满足的是我们原始生理需求需要酣畅淋漓表现的一种需要。暴力和性成了其中最大一部分内容,同时为了考虑到大家智商上的自尊心,也会适当加入一些烧脑的逻辑推理内容。这也就是为了跟大鱼大肉搭配起来的那些素菜而已,为得是能够做一些调和。
我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比如说看《24小时》,或者《权利的游戏》,看的时候热血沸腾,神经紧张,然而看完之后再回忆看过的内容,基本上就变得索然无味了。等再过个几个月,我应该就连具体的情节都记不得了。唯一能够模糊回忆起来的就是当时的兴奋和激动。
也许这就是把时间拿来消费的本质。就像我们一直说的那样——“好吃的不健康,健康的不好吃”。我们在花钱享受美食的时候,哪里还会顾及享受之后的事情,当然是希望当下的体验越爽越好啦。这本无可厚非,也是理所当然。既然是在消费,那当然是要获得消费当下的享受最大化了咯。
小时候老师教育我们“玩的时候要玩得尽兴,学的时候要学得专注”。那么我们应该拿出多少时间来消费,拿出多少时间来投资呢?经济学里面讲究边际效益递减,同样的道理,你在消费时间上,多投入的时间所给你带来的愉悦感增加的幅度会随着你投入的总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直至趋于零。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应该尝试逐渐增加消费的时间,直到我们觉得消费再多的时间都已经无法再增加我们的愉悦感了为止。这个理论应该是非常正确且合理的。然而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往往理解错误。他们会曲解成不断增加消费时间,直到没有任何愉悦感了为止。也许没有这么极端,但大部分人应该是不清楚何时该收手。有些事情,比如赌博,可以一直给你带来愉悦感,导致有人就一直不能收手。
那么什么时候达到收益最大化呢。那就是边际效益为零的时候,也就是当你再消费下去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有乐趣了。比如《24小时》这本美剧,现在换了一个主角,所有的老面孔都不在了,我觉得也就没以前有意思了,所以果断决定不去关注了。当然现实生活没有理论公式那种理想化的环境,差不多就可以了,也没必要太精确。
写了这么一大堆,其实简单讲就是“适可而止”四个字而已。
那么消费和投资应该如何分配呢?在程序的算法里面我们经常使用贪婪算法来获得局部最优,然而正因为这叫局部最优,所以未必能达到全局最优。好比我们人的一生一样,我们能考虑到的也就是不远的将来而已,无法为我们整个人生规划完整。也许最终你会发现当时的贪婪酿成了最终的后果,但这种事情谁又能预料到呢?那么如何在我们不远的将来来分配时间资源以达到局部最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