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想要认识这世界,要么读万卷书,要么行万里路。但在这网络盛行的时代,世界纷繁而嘈杂,社会的浮躁,内心的不安,想问问你何时失去了认真读完一本书的能力?
时代在进步,资源也越来越丰富,想要买一本书并不是难事,这世界也从来不缺好书,只是我们失守了内心的那片宁静。
关于读书这件事,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我的爷爷。小学时,每天放学回家总会看到爷爷在院子里跷着二郎腿读书,一副厚厚的老花镜,一把椅子,一杯茶,一本书或者一份报纸就足以让他享受一下午的静好时光。爷爷不仅爱看书,还练书法、种花、养鸟,家里也被他收拾得井井有条,乡里的人都对爷爷很尊重,而我也不例外,我总觉得和周围的人相比,爷爷是与众不同的,那时小小的我认为那一定是爷爷爱看书,而其他人都不爱看书的缘故。所以我开始探索书的世界。
爷爷的书装了满满一书柜,涉及医学、花草种植、名人传记、古典名著、中国历史等等,那时的我总觉得那一本本泛黄的书蕴含着无限魅力,等待我去挖掘。爷爷很爱惜书,怕小孩子们弄坏他的书,所以刚开始时我总是偷偷地去拿书看,生怕被爷爷发现。当时我最喜欢的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那时胆子小,看完书连厕所都不敢去上,但还是被书中的奇妙世界所吸引。爷爷的书陪伴我度过小学时光,也极大的激发了我对书的热爱。
我的初中是一所乡里的中学,学校的图书馆并未开放。那时我每个周的生活费是40块钱,我却总会省下几块存起来,然后每每去上街时就去书店买喜欢的书。这样持续到了初二,班主任为了促进我们阅读,就要求我们每个同学交一本课外书籍,然后他又搬来一个简易的木制书柜,放在教室前面的角落,这下全班六十几本书倒也组成了一片阅读小天地,同学们都很珍惜这难得的阅读机会。
我当然也不例外,每天做完作业就去拿一本书,然后坐在座位上细细的看。有时教室里很吵,但我却可以自动屏蔽一切杂音。我的同桌后来描述我说:“看你每天都很认真的低头看书,只是见你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咧嘴笑,一会儿又满面愁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我们都不忍去打扰你。”我想是的,我沉迷于作者笔下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想象力可以自由驰骋,我可以沉浸其中,也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故事的跌宕起伏,享受与书中人物共处的私人又美妙的时光。我想,这就是读书的乐趣所在。
那时候书很难得,心却很静。后来书多了,心却乱了。
才上大学时,学校的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书架上满满的图书让我兴奋。从中国经典名著到外国文学,从手工绘画到旅游游记,从诗词歌赋到通俗小说,我游走在不同的文字世界里,尽情享受着书本带来的快乐。大一时有足够的时间,那时的我认为大学这几年自己一定要看很多的书,以弥补之前的不足。于是每天一有空我就去图书馆,一本书就是一下午。我曾在书中与海伦.凯勒对话,因史铁生的经历而落泪,也向往着张爱玲笔下的爱情……
在看到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引起我注意的是它那泛黄而又有些破损的纸张,我想它一定被很多人读过,所以一定不会差。于是我开始阅读,文章开头的时代背景便吸引了我,我知道,那是爷爷他们经历过的时代,而我想去看看它是否和爷爷口中的时代相同。开场对孙少平学校生活的描写令我心酸,对比现在我们的生活,更多的是对他们的敬佩和对自己不够珍惜现在生活的自责。
书中一段描写孙少平当工人时一个人悄悄读书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来到新居以后他点亮蜡烛,就躺在墙角麦秸草上的那一堆破被褥里,马上开始读一本小说。周围一片静寂,人们都已经沉沉地入睡了。带着凉意的晚风从洞开的窗户吹进来,摇曳着豆粒般的烛光。”读到这段描写我的脑海中也浮现出书中的画面,在对他的敬佩之余,我又变得如此惭愧,现在的我有足够的空余时间,也有足够多的书,却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追剧、打游戏、逛淘宝上了。有人甚至觉得通宵追剧是理所当然,而某天看书看到晚上十一点就视为很了不起的事了,甚至还要向所有人炫耀自己的“勤奋”。说来实在可笑,但它却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现在的我还是享受着读书时的静谧时光,正如读《平凡的世界》,我喜欢边读,边想,边反思。但有时过度依赖手机,看书时总被突然弹出的消息或新闻打断,一本书看得断断续续,没头没尾,索性关了手机认真读书。
卡尔说过:“读一些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也许我们合上书,书中的文字、人物、场景一个都不记得了,但我们驰骋于书中世界的过程却是无与伦比的。因为读书本来就是一种无形的积累,它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我们的说话谈吐,让我们看见了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