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和大学的好朋友毕业之后都没有见过,这一两年来全靠着一月一次的视频通话来维持着联系,这一次一聊又是两个多小时。
除了各自的平凡生活,不乏聊到其他同学的生活,因为她远离了上大学的城市,消息比我更闭塞。
她说起前一段时间通过朋友圈得知的某位同学的婚礼,说起大学毕业这一两年其实班上已有几位同学结婚,然而自己一张请帖也没有收到,感叹着曾经看上去还不错的关系已断裂在了时间的夹缝之中。
我安慰着她,其实我也没有收到一张请帖,当我通过室友得知她参加了某位同学结婚的时候,脑袋中的第一反应是:万一我要结婚,会不会邀请不到大学同学来参加婚礼?
回想一下,大学期间玩得来的朋友就那么两三个,其他的都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不像是结婚的那位同学身边有一个七八个人的圈子。为了避免尴尬的情形发生,要不到时候秘密扯张证就得了。
好朋友在用手指头数着大学期间玩得好的那几位,最好的是我,毕业之后一直保持联系,即使她不来找我,我也会主动找她;第二位联系过两三次,如今断了好久;第三位最近说过几次话,不过关系不浓不烈;第四位好久没联系,可能是对方忙着继续进修吧;第五位,最初的时候自己曾频繁找过对方,不过对方从来没有任何回应,后来就淡了。
大概是因为我依旧住在这个上大学的城市,对于毕业之后的疏离之感要比她强烈得多,人来或者人走,其实有点儿漠不关心。
想起对方的时候,会心血来潮打个电话,哪怕对方冷漠回应,心理落差也不怎么大,毕竟我是为了自己愉悦才去拨打那个电话。
偶尔接到谁打来的电话,很欣喜,即便好久没进行过情感交流也学着娇嗔几句:“还以为你把我忘记了呢!”
(二)
有时候,遇到自己觉得关系还不错的同学来到这座城市,满心做好了准备迎接对方的到来,然而直到日期已经过了还没有收到任何讯息。后来,看她们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数着有哪几个熟人在镜框之中,不免有点儿心寒,心里却安慰着自己: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圈子,我在她心中没那么重要而已。
比起情侣分手后的形同陌路,这样的疏离算不上残忍,当初有过的友情总是两情相悦却又彼此独立,我像喜欢着你一样喜欢着其他人,因为在绝大多数人心中,友情并不具备排他性。
当然,错过了心中预计的那些约会,有时候我也会忍不住不识趣地询问:“欸,不说了要来看看我吗?”
这是一个问句却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无论对方回答或者不回答,无论对方回答是忙碌还是情况特殊,那些理由都是为了讲给她自己听。
我曾试图去理解对方的处境,始终绕不到一块石头:你对她没那么重要,仅此而已。只是,当她们下次再想起你来的时候,你依旧会热情回应,好像上一次、上上次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又或者,当你有了让她们24小时陪伴着你的权利,在其中的某个时辰,你无意间会听到她接的电话,电话那头的那个人像是在说“你怎么没来看我”,而她会笑着说这次真的没时间,下次再去吧。然后你默默地消化了这些话,你们手牵着手去看一场电影,去逛街,或者仅仅是窝在家里不想出门而已。
(三)
我也有一个人去另一座城市游玩的经历。
去之前,我联系了自以为关系最好的一位朋友,说在那座城市里,我唯一能联系的就是她,对方热情地欢迎我去。
本来是计划着全程都和她待在一起,不仅可以找个游玩的伴儿,也算是好久不见的补偿礼。
还在去的火车上,就接到了好几条她发过来的信息,像是为我的到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我到了火车站,等来的不是她的本人而是一条信息,告诉我情况有变,直接目的地见。
我拿着电子地图错入了人群之中,在下地铁的地方终于看见了她,我欢欣地奔过去,对方的脸上却没有我设想的那样热情。
那个下午,她陪着我光临几处商业街区,边走边询问我接下来几天的计划。
我回复说,我们一起去干嘛干嘛。她有点儿尴尬地告诉我,她最近有点儿忙,并没有打算陪我去哪儿玩。末了,还补充一句:“如果你不是这个时间点来的话,我会比较有时间。”
其实我有充足的理由解释:我来之前问了你,你说并不忙,有时间的陪我一起玩不是吗?不过这样的话说了也是白说,不如不说。
和我吃过晚饭之后,朋友就走了,在接下来的几天再也没有出现过,和她一起消失的还有她的短信息。后来,当我回家了,之前还算得上热络的好几年的联系中断了,从此我们再也没有联系过。
那一次的旅程和我想象中的大不一样,可能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全程陪护来找我玩的每一个朋友,而那些半路上来找我的朋友他们自有别的陪护。
况且,我提前设想,如果那位朋友来找我,我肯定会小心翼翼地伺候,只为她能在这个有我的城市留下美好回忆,那么她对我大概也一样。没想到我等到的却是一句她以为很委婉且善意的话:“一个人的旅行就是这样的,你得提前做好充分准备。”
虽然有点儿沮丧,感情交流的机会变成了考验,并且失去了一段自以为可以维护一生的情谊,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当初不去那座城市,如果去之前就做好一个人旅行的计划,不要想着去麻烦她,我们会不会和从前一样保持亲密关系?
可能有些关系层次的朋友,就是不能够用来考验。
虽然我相信每个人对待朋友的方式有差异,就像以前我的室友会认为我全程接待那些朋友是因为他们很“不要脸”,我总解释说那是我们那儿的习俗,但表达方式的不同并不会对感情本身的重量产生太大影响。或许,只是我看错了那段情谊的份量。
一个人旅游这样的状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些许无奈,很多人都是为了疗伤才一个人旅游,而我旅游一开始就受了伤,所以才一个人旅游,也算是“有点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