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小的时候就有一种想法,希望自己写的文章能被发表出来,哪怕只有一篇,也给自己的梦想一个交代,能留下某种回忆,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经常玩味这件东西,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某天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竟然脱口而出,“以后妈妈一定要给你写本书,给你讲妈妈自己写的故事。”这也许是埋藏在内心的某个声音,憋了太久自己蹦出来了,也许只是自己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无意识的一种表达,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骄傲地向别的孩子炫耀“这是我妈妈给我写的书!”
但是这一切都仅仅是埋在心里,从来没有表现在行动中,因为不知道给怎样去实现它,仅仅是个梦想,感觉很遥远。
也许是机缘巧合,碰巧在网上发现了写作课,下载了简书,看到小伙伴们的经历,才猛然发现,梦想原来不是那么远,伸手去够它、去接近它就能实现它。
于是我开始写,迫不及待地写,一吐为快地写,改都不改就发朋友圈,现在回过头来看,真佩服自己当初的勇气。
毕淑敏在她34岁时才开始写作,第一部作品《昆仑殇》以它恢弘的气势和曲折丰富的故事一举成名,我没有她的好学博识,更没有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从中学时就开始读毕淑敏,直到现在仍然在读她的作品,她就是我的偶像,是我心中的英雄。
毕淑敏的母亲说,写作真是一件好技艺,能贴补家用,至少给孩子买烧鸡时手不会发抖得太厉害。我渴望拥有这个技艺,我觉得我35岁开始写字并不晚,更主要的是,我现在给孩子买东西时,手会抖。
我梦想着我能像其他写作者一样,能拿着傲人的稿费,能签约几个平台,也让我的孩子给别人说,“我妈妈是签约作者。”读读书,写写字,拿着稿费,那就是我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那种生活就是我想要过的生活。
有多少人和我有相似的经历,整天忙忙碌碌,疲惫不堪,又觉得空虚无聊,很不快乐。一边划着手机,一边痛苦浪费光阴。感觉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又不知从何下手。
直到有一天,我上了简书,发现小伙伴们在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变形,拿到了稿费,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离梦想的距离就是踮起脚尖,伸出手。
只要你想要拥抱梦想,你感觉世界都在为你让路,运气突然变得好了起来。家里的书橱放满了,妹妹送给了一个Kindle,断断续续还上了很多老师的写作课,交了很多励志的写字小伙伴。
梦想很近,可成功太远,经过一段时间的自嗨式写字,我发现我现在啥也写不出来了,肚里没有东西,干呕是不行的。我开始了大量阅读,有意识地研究作者的写作风格,总结他们的写作角度,每一次都有很多感慨和收获
晚上哄二宝睡觉时,很多时候自己都睡着了,孩子还精神抖擞玩得欢,十点左右哄睡了她,再从床上爬起来真不是一件好玩的事,脑细胞已经睡着一大半了,坐在电脑前,他们闹罢工。
小伙伴一个个签约上稿,晒着自己的稿费,馋得我直流口水。我的上大四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已经谈好了两本书的版权,而我做在电脑前发呆。
唯一能告诉自己的是,我没有放弃,也从未想过放弃,一直在坚持,热血沸腾地在坚持。
我提醒自己,在追求所谓的梦想的时候,在羡慕别人上稿变现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到每个人背后熬过的夜,被拒过的稿,反复的修改,和写不出的苦恼。别人写了400万字和自己写了10万字,光从字数上就被人甩了一条街。要想拥有别人看得见的光鲜,背后必须付出别人看不到的辛劳。
这一年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死磕”,或者是“死磕到底”,无论如何,不下笔动手写是不行的,自己何尝又不是假装努力,骗骗自己。
有人说:“不是你不努力,而是你太着急。”大咖们总结了血的教训——深耕,何尝又去深耕了,浅耕都没有。
斯蒂芬.茨威格在他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写道: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
坚持下来的写作者应该和我一样,或者是梦想,或者是使命,无论是面对哪一个,每每想到它们,都会让人不知疲惫,让人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