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游子吟》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
父母喜怒哀乐时不形于色。他们的快乐不说,而他们的烦恼与恐惧一般极少给子女吐露。因为子女过于稚嫩;他们根本解决不了父母的那种烦恼与恐惧。父母有了子女以后,之前那种唯一担忧的空虚已荡然无存,自然有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和自豪感。也完全脱离了旁人说三道四的话柄。在父母的眼里子女虽然生得相貌平平,但是仍然无有瑕疵的完美。在一息尚存的时光里依然深爱着自己身上掉下的每一块肉,这就是天底下每一个母亲的悲心自然流露的可贵之处。
我们小时候,父母都怀有一种“人留子孙草留根”的传统观念,而且还有那种“重男轻女”的习俗。那时由于集体化,没有计划生育方面的政策,相对而言见识也比较狭隘;因此,一个家里基本上有子女一到十个之间是正常的事。对父母而言生活各方面压力大含辛茹苦。在那种环境下能够持续一家人的生命不受损失,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穿的都是大件改小件,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烂衣裳,上学或放羊时都是光着脚丫儿,童年的一切在自己的记忆深处留下了无法清除的烙印!
虽然平平淡淡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但是父母对子女如何做人的教育是比较重视的,让我们几个兄弟姊妹都上学读书识字。父亲经常教育我们几个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一世穷……”母亲经常对我们说:“如果有三条路,就必须走中间那一条路。只要站得正,不怕影子歪……”小时候因为年纪小不理解母亲说话的含义,就在默默地心里想,为啥要走中间那一条而不是左右的任何一条呢?后来长大以后才明白,母亲说的话并非是一句平常的话,其实道理在话外,其中蕴含着漫漫人生的大道至简。意思是人一辈子要”选择一条不卑不亢的中庸之道。”有时候我在想,母亲虽然已离世快二十年了,在我心里觉得母亲与我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她永远伴随着我。(日月如梭,时光荏苒,恍惚间我已经当上爷爷了。)思念着母亲健在时的情景,有时候情不自禁地泪眼娑婆!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模式的陈旧观念已被新时代的崭新观念所替代。现在由于生活压力的渐渐增大之因素,导致了许多不婚族的出现,日益增多的不婚现象已俨然成为一道都市风景,盛行各地。有人虽然没有肉体方式的复制,但是他们却留下了流芳百世的杰作,所以也复制了精神上的传承。可以说,子女是父母肉体的产物,也是他们精神的产物。诚然,能够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对均衡的方式去为人处世,也是对父母呕心沥血抚育的最好的报答。
一般情况下父母对子女是一视同仁的。他们给予子女的是付出而不是索取,这是人类祖祖辈辈的一种惯性。父母应该早点决定自己希望子女将来从事的职业和所走的人生规划,因为此时的子女可塑性强。倘若孩子确实有某种超级之才,那当然应该扶持发展。但一般情况下不要完全以自己的意愿去独裁子女的发展方向,要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天赋,应适当随顺时代潮流为上。有句格言说的对,“选择最好的习惯,将使得这种选择令人愉悦,容易接受。”
其实,人生是无常的,变幻莫测的,是音频线而不是直线;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因此,今生在尽力而为的基础上,才可以审视自己,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