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哑光黄铁大门,宽约二米半,高约三米,镶嵌在红砖砌成的门楼里,和附近所有的人家大门差不多,一眼望过去显得高大结实,封锁住了所有窥视的眼光。
推开满是卯钉的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院落。和小时候宽敞和空旷的印象不同,此时再看,院落无由的显得逼仄狭窄起来。似乎刚刚进的院来,眼前就是西屋,心里讶然: 怎么这样小。
旁边角落里是厕所,不像以往,一家人共用一个茅厕,倒是分男女呢!是不是进步的象征呢!
感觉西屋是厨房,其实却是一个洗澡间。走进去,里面又是一个塑钢搭建的简易房,有门有窗的齐全,里面的壁挂式热水器和浴霸也很配套。红色的显示数字和绿色的灯幽幽闪亮。却是在拐角赫然是一个泥砌的炉灶,小小的架在那里,被悄悄遗忘了。
正房是一码四间的瓦房,农村常见的格局,进门是正房客厅,中间是书案,案上悬挂的是族谱,是一姓的几辈传承。两边靠墙放的是皮质沙发,中间是茶几也是饭桌。此时空间上塞了一个电动三轮车,以至于进屋后没有了坐下的地方。
向东是一进卧室,是圆圆的房间。床上凌乱的被单,胡乱堆成一团。靠墙两个大衣柜并排而立,也很齐全,空调、电视。
向西是两进房间,第一件看样子是个厨房了。墙角有床,竟然是就一床席子,一条被单,说是二叔的床。
里间是二婶的床,铺得到是干净。旁边的摩托车上堆满了一人高的被絮。天气热,窗户虽大,却不甚明亮,屋里特别暗,充斥着一股说不出来的味道。
叹了口气,走了出来。
其实农村的家,一路看了,格局几乎一样,都是瓦房,高大的门廊。电器齐全,基本设施都有,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年轻人吧!家家都是老人守家,整个村安静而没有声音,天气好时,零散可见坐在树荫下的老人们,在纳阴闲聊。树叶葱葱郁郁,花花草草无限风光,少的是几分生气而已。
据说,圆圆家早晨喝粥晚上喝粥,中午白水面条,竟然没有菜!是不是难以想象呢!房子是借钱盖的,至今还有外债。可是这么好的房子,男主人一直不在,想来住起来也没什么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