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诺不离
虽然退役多年,迈克尔·乔丹依然是篮球界最响亮的名字,他被冠以“飞人”、“篮球之神”等美誉,被公认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篮球运动员,是的,没有之一。
但众所周知,1993年10月,迈克尔·乔丹在率领芝加哥公牛队夺得第一个三连冠后,却突然宣布退役转打棒球。在经历了两年成绩平平的棒球生涯以后,1995年,他以一句I am back(我回来了)重回篮球赛场,并带领公牛队夺得第二个三连冠。
于是众多粉丝疑问:如果乔丹不退役去打两年棒球,他会不会再多拿2个总冠军,达到8个?
要回答这一疑问,首先我们得了解:为什么在职业生涯最辉煌的时刻,乔丹却选择了急流勇退?
官宣是因为缘于乔丹的父亲被谋杀,他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但也有很多人质疑这种说法,认为乔丹其实有着赌博的问题,于是联盟要求他光荣“退役”,否则就要对他调查并强制戒赌。
史蒂文·贝格拉斯(Steven Berglas) 博士——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却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乔丹的这次退役进行了解读。他认为乔丹的退役有着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乔丹得了“精疲力竭症”。
“精疲力竭症”这个概念,是史蒂文·贝格拉斯在其所著的《自我驱动心理学》一书中提出的。在该书中,史蒂文•贝格拉斯通过大量案例,揭示了“精疲力竭症”的种种表现、成因,并给出了许多破解的心法。此书出版以后一直畅销不衰,被誉为职场心理学领域的经典力作,是《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商业必读书之一。
那么,何谓“精疲力竭症”呢?史蒂文·贝格拉斯在《自我驱动心理学》中是这么定义的:
“精疲力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即当一个有竞争力的人在职业领域已经成功,或者即将成功之时,会经历一段很长时间的不安、压抑、沮丧或者抑郁的心理状态。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他认为自己受限于工作或职业生涯,并且无从逃脱,也无法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精疲力竭症患者感受不到别人对其情感上的支持,他觉得自己被别人侵占了,或者说得极端一点,别人把他们当成工具,命令他们实现其愿望或者维持以前的成功水平。
史蒂文·贝格拉斯认为,迈克尔·乔丹之所以患上精疲力竭症的原因是,他的成功剥夺了他需要的精神支持,而这种精神支持是他作为职业球员年复一年在场上拼搏的动力。
美国作家安布罗斯·比尔斯在《魔鬼词典》中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成就,是努力的结局和厌恶的开始”。无独有偶,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温夫人的扇子》中也有过异曲同工的描述:“世界上有两种悲剧:一种是求之不得,一种是得偿所愿。”
可是,从古到今,成功难道不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东西吗?为什么两位作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在职场上,我们通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某个人一旦达到了一定的职业水平,这个“水平”也就成了别人评判他表现的基准。下一次。如果他的的工作表现没有达到这个基准,也即别人的期望值时,人们就会感觉很失望。
为了满足别人(许多时候也包括自己)不断提升的期望值,所以,一个成功的人就得不断地进步,否则就会被人指指点点。
对迈克尔·乔丹来说,在他带领公牛队取得三连冠以后,人们对他的期望值也水涨船高。如果接下来赢得四连冠,人们会觉得理所当然;但如果没有夺冠,那他就会失去很多,甚至意味着全面的溃败。
所谓“高处不胜寒”,如果乔丹当时没有退役,他可能会承受超乎寻常的心理压力,对自尊心造成伤害。所以,乔丹的退役决定可以说是他调整职业生涯的一步棋,无论过早的退役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压力,与达不到自己期望的恐惧相比,一定会小很多。
更重要的是,对乔丹来说,转行打棒球,也是为了完成其父亲的一个遗愿。老乔丹生前曾多次劝导乔丹去尝试一下棒球:“别再打篮球了,为什么不试着给打棒球一个机会呢?”事实上,乔丹6岁就开始打棒球,那正是他父亲教给他的第一项运动。
当然,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尽管乔丹用跟打篮球时同样的坚定和态度来打棒球,但依然成绩平平,看不到跻身顶尖高手的希望。
两年后,乔丹宣布重返篮球赛场。此时的乔丹,球技生疏,身材走样,外界对他的期望值出乎意料的低。这次短暂的退役,帮助乔丹实现了心理学上的几重目标:完成了父亲的遗愿,认清了自身的天赋所在,既降低了外界对他的期望值,又提升了自我挑战的动力。
由此可见,当对自己过往的经历感到压抑时,尝试一个新的目标,会帮助我们从职业的倦怠中走出来。
如果说,乔丹的“精疲力竭症”源于过高的期望值和失去目标动力,那么,小慧的焦虑不安又来自哪里呢?
小慧是一名80后,研究生毕业后,按部就班进入了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工作清闲,但工资不高,且内部人际关系复杂,小慧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到底在哪里。
为了摆脱内心的迷茫和苦闷,小慧开始大量阅读各种书籍,后来慢慢聚焦到如何投资理财这个主题上,并在网络平台上分享,吸引了不少粉丝。几年前,她又开始经营自己的公众号,随着一些文章被大号转载,粉丝量更是得到几何级增长。去年,她又赶上知识付费的风口,所授理财课程追随者众多,再加上其他各种渠道的收入,其副业的收入迅速超过主业的N多倍,于是她索性辞职单干了。
原本以为,辞职后的她会抓紧这股知识付费的风潮,不断推出新的知识付费产品,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不料今年以来却鲜有新产品推出,公众号更新也时断时续,沉寂半年才知道,原来这段时间她一直在看心理医生。
粉丝疑问:小慧的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好端端地为何要看心理医生?
原来,小慧在心理上遇到了两大困惑。
一个困惑是:这波知识付费风口让她迅速实现了梦寐以求的财务自由,但内心却始终惴惴不安,害怕德不配位,总是自问这是我应得的吗?抑或只是撞上了大运?能否持续发展?
另一困惑是:一直以为赚钱是自己最大的爱好,没想到,当财富积累到一定规模后,竟然对赚钱失去了往日的热情和动力,但又看不清自己的终身事业到底在哪里?
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半年的不断自我探索,小慧突然明白了自己的爱与怕,明白了内心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她逐渐找到了真正的自我。这次自我蜕变的经历,也让她对心理学特别是积极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天赋使命,整个人散发出了从来没有过的自由与喜悦。
哈佛研究员罗伯特•耶基斯(Robert M. Yerkes)和约翰•多德森(John D. Dodson)曾经做过压力与业绩的关系实验,他们发现两者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压力过低和过高都会降低绩效,超过临界点甚至会给心理重创。只有当压力处于适当水平,才能激发出一个人的内在动力,取得最佳业绩。
很显然,乔丹率领公牛队夺得第一个三连冠后,由于外界和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已让他处于压力的破坏区,再坚持下去,将很难再创佳绩。
而小慧的困惑,一方面源于成功轻而易得而导致压力过低,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难以持续支撑这样的成功,所以患得患失。
小慧的经历也符合积极心理学鼻祖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模型,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五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是由下而上,自然而然完成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停留在追求前四大需求上,只有少数人才真正完成了自我实现:即一种意识到自己内在潜能、能力及天赋的过程。
这是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我们急需用成功来获取社会的肯定,无暇顾及内心真实的意愿。我们的奋斗动力基本上都是外生驱动的:金钱、地位、名声,等等,而所有的外生驱动力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达到一定阈值后,就会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现象,越到后来越感觉索然寡味,最终失去原先的热情。
尼采说:“只有当一个人了解其人生的意义之后,他才会明白应该如何去做。”所以,如果你对眼前的职业失去热情,请直面真实的自己,问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找到内心最纯粹的动力,并遵从内心真实的意愿,这样你就能释放自己的激情,重燃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