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固化表明代际流动率非常低,下一代继承了上一代的职业和社会地位,社会上层使其晚辈承袭自身的较高的职业和社会地位,出身于社会下层则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身的弱势地位实现向上流动。目前日益暴露出来的富二代、穷二代、官二代现象就是人们对阶层固化的一种直接的认识和反应,不断刺激着人们的心理。
作为非富二代非官二代的我们,如何才能跨越阶层固化,实现代内代际的向上流动呢?
一、去一线城市接受高等教育
高考结束后,选择大学以城市为首选条件,其次是学校,再其次是专业。
去一线城市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资源,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获得N多倍的机会。
接受高等教育可以结识到上一层、上上一层的同学,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下,不仅能结交好友,还能链接到更多优质的节点。
二、离开原生家庭独自生活
学业结束后,选择独自生活,无论贷款购房还是租房。
一天有24小时,工作占据了其中的1/3,剩下的时间由我们自行支配。这段时间优先分配给:
投资自己:无论时间还是金钱,都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优先条件;
链接社会: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以寻找优质资源、分享个人价值为首选条件。
离开原生家庭,是为了免受固有阶层的羁绊;独自生活,是为了以一个独立人的姿态去融入这个社会。
三、正视现实做好规划
举个栗子:
高考结束后选专业,当时的我以专业为首选条件,然后就在文科生可选的专业里查阅比较,然而发现自己喜欢的专业都是理科专业,这就是高一的时候在没有任何指导和思考下瞎选文理方向的后果。
话说大学这么多文科专业,总有一个是适合自己的,这次机会又没有抓住,又是一个人瞎填了一个专业,而且选择了一个在中国地图上不易找到的四线城市。
在那样的环境中,我对学业毫无兴趣,每天忙碌于赚钱,当然也链接到了那个城市中高出自己原生家庭很多层级的其他阶层,其中不乏富二代、官二代。
寝室里有一个广东人,她很勤奋,高考明明是一本线,却因为单纯无知、无人指导被诱骗到了这个四线城市,被所谓的“本市最好的大学”所吸引(本市就只有这么一所大学)。寝室里还有一个本地人,她是富二代,家庭条件优越。
大三的时候,本专业有公费去英国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当于大四一年在英国读完本科,然后再花1年时间完成英国的硕士学位。英语四六级勉强刚过的我,心动了3秒就放弃了。那个广东人很想去,她自身条件全部符合,但是家里提供不了银行的20万存款证明,然后她说服自己的亲戚,然后去英国交流学习了,然后我听说她一到英国就去餐馆找了一份电话接线员的兼职,然后第二年就回国了,因为她家亲戚只愿意提供一年的帮助。寝室里的那个本地富二代,成绩中上水平,为了去英国,家里花钱让她去上海学雅思,然后她也去英国,并获得了硕士学位,同时游历了欧洲各个叫得上名字的国家。
现在,那个广东同学在深圳租房,仍旧单身;那个本地富二代在上海购房结婚。
通过这个现实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同学没有明确的人生规划,也没有摆脱原生家庭的羁绊;而那个本地富二代有清晰的人生规划,学业—就业—成家,当然这包含了原生家庭的指导和支持。
所以,在规划之前得要正视现实。一张白纸还是白纸的时候,一切都可商量,而一旦涂画之后,再重头再来就可困难了,因为用橡皮檫无论如何擦除,纸上总归留有或深或浅的痕迹。
四、养成三个终生习惯
好的习惯让我们受益终身,而且会有助于我们实现指数级成长,比如:
健身
阅读
反思
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是以能力为主要衡量指标的社会,这也是选择一线城市的原因之一。所以,想要实现阶层跨越、突破阶层固化,一方面要让自己保持坦诚开放,另一方面融入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