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认知偏差
文 / 凉爽
生活中有些谬误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常说的:“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她遇到的都是渣男”、“世界上没有一个好人”等。
这些话配合着特定的场景来听似乎没什么问题。然而,不会游泳的,一般是不轻易下水;她只是谈了几次恋爱,可能是没遇上合适的人,却“一竹竿打死一船人”;只是你没碰着好人,并不代表世界上没有好人。
第一种:幸存者偏差
心理学上的幸存者偏差,表面上看是统计学、逻辑学的范畴,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来自于人性。
有一道2018年高考的全国卷的作文题: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幸存者偏差”理论表明,我们看到的某些“真相”,都是经过筛选而故意被留下。这些飞机弹痕少的地方恰恰才是致命之处,因为比较少被击中,一旦击中,早已坠毁了。
有些抽了一辈子烟的人活到了九十九岁,就说“你看我抽烟命也很长,抽烟对身体无害反而有益”。因为那些抽烟却很早去世的人,没办法站出来反驳了。
比如人们常说“红颜多薄命”。因为相比普通的女人,美女会更有关注度。所以当有“红颜”去世时,大家口耳相传,纷纷唏嘘不已。最终大家都只记住了“美女早死”。
幸存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它让我们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幸存者偏差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所看见的,其实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第二种:自利归因偏差
你的原生家庭正在慢慢毁掉你;
穷人思维,正在慢慢毁掉你;
你的坏情绪正在慢慢毁掉你……
把什么事情都归咎于外界,这体现了自我价值保护的能力。当个体在自我卷入某件事情的时候,为了维护我们较高的自尊水平,对于成功的归因,我们一般倾向于内归因,也就是把成功、优异的原因归功于自己的能力;而对于失败的归因,比如不健康、拖延、三分钟热度、交往冲突,我们一般倾向于外归因——归咎于外界环境因素,而非自怨自艾。
而自利归因偏差跟外归因不同。
自利归因偏差指的是成功都半是自己的功劳;失败时甩锅给别人。
男女朋友之间闹矛盾,会认为是对方没事找事,“作”;
考砸了是因为考场太吵、题目太难、改卷太严,考得好是因为自己很聪明;
玩游戏赢了是自己牛X,输了只是因为有猪队友。
你永远觉得所有坏都是别人的不好,却看不到自己的不完美。
第三种:行动者-观察者偏差(actor-observer effect)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的是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倾向于指责别人的人品,而忽视情境的影响。
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既是网络暴力的生产者,又是网络暴力的搬运工——“键盘侠”。
最近重庆公交坠江的新闻,在没有核实肇事缘由时,众多媒体集体讨伐逆行的女司机,进而上升到咒骂女司机的群体。
“网红打孕妇”随着证据和说辞浮现水面,事件神反转了好几次,键盘侠们骂完“网红群”又怼“孕妇”,纷纷倒戈得晕头转向。
捏造事实,或捕风捉影,以讹传讹,标签化,随意评判她的人品,道德低下,混淆视听,惹来一大堆人不明是非地跟着舆论点头称赞。
最后只会打脸。
第四种:沉没成本效应
沉没成本指的是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情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面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使用过的、不可以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很典型的例子是赌博。
英国调查发现,即便早已输钱,对“战绩”盲目乐观的赌徒总是认为自己赢多于输。这是频繁赌博的人容易有认知偏差,他们总记着自己赢钱的局况,却忽视了自己输钱的次数更多的真实数据。
人们想挽回已经发生却无法收回的沉没成本,做出很多不理性的行为。
在赌博没有完全结束的那一刻,这种“差点能赢”认知偏差让赌徒觉得自己还没有输,还是有机会赢回来之前输掉的钱。赌博无休无止地进行着,钱包越来越瘪了。
第五种:后视偏差
后视偏差用象棋的术语来解释就是“马后炮”。
我们可能碰到过这样的人,他们看比赛,结束就开始感叹:“我早就知道他会晋级”;买股票赚了就说:“我早就知道X股是牛市……”
事后的分析比事前的预测容易太多了。他们“事后诸葛亮”的那些分析,只是记忆有所偏差。最后结果给你猜中又如何?价值何在?
如何摆脱以上认知偏差?
第一步,你应该对号入座,确定自己就是这一种认知偏差,承认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强大,可以战胜它。
第二步,联系你的实际经历,写下反思。比如患有“行动者-观察者偏差”,强迫自己不再发表任何负面的新闻评价,把自己从“道德制高点”拉下来。
第三步,在做任何判断和决定之前,多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尽可能多地考虑多种情况(良好乐观的情况),自己试着去作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