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绿皮火车上摇晃了二十四个小时后,一脚踏入了中国的南大门—广州,这个比我的江南更南的一座城市。
来之前特意做了功课,了解了广州的历史、人文、地形地貌。跳出来的“花城”两个字深深吸引了我,随后的相关词就是美食天地、早茶。
出了车站,心里不禁失望。高架桥、钢筋水泥、高楼大厦,跟一般的城市没有任何区别,心里不禁冒出一句脏话:中国的城市长得都一个鸟样。
到达朋友家增城区已是天黑,除了红绿灯光秀,已经看不清什么真面目,也不想去弄清夜幕里那一个鸟样的城市。
朋友一大早五点就起床了。我也跟着洗漱,穿好防晒服,推出准备好的自行车,走出楼幢大门的一瞬,迎面吹来一阵南国的凉爽晨风,抬头是湛蓝的天空,小区里的椰子树、棕榈树、鸡蛋花树,呈现出一片热带雨林风光。
骑行中,眼睛一点也不闲着。马路很宽阔,马路上大型的行道树、巨宽的绿化带,无不透露出这里土地资源充足,是个土豪城区。马路上人迹、车辆稀少,是个人口密度很小的城区。
再往前骑,不断地发现各种不知名的大型树木,上面都开着花。有的灿若云霞,有的红花楹树,有的粉嫩娇羞,有的艳黄欲滴,有的幽紫魅惑。真是一个花园王国,不愧为花城的美称。后来到电脑上一查才知道了它们的名字。
远远地看见一棵高大的树上结满了棉花,正暗暗奇怪,这是啥树。朋友一阵惊呼,说原来这棵树开出的花是红艳艳的,知道是木棉。她也没想到,后期竟会变成白絮,如同棉花一模一样,难怪叫木棉花呢,是因此而得名的吧。怪不得广州人会说北方的棉花树怎么那么矮。
这些了不起的植物生命,在炎炎的南国夏日,竟能开出一朵朵娇艳的花来,此行大大普及了我的植物学知识
增城的热带水果也是相当的丰富。
平时常吃的荔枝、芒果、火龙果,从来都不知道它们是从哪个母体出生的,现在总算是一睹了真面目。
人行道两旁是茂密的芒果树,累累的硕果挂满枝头。这个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曾被全国人民顶礼膜拜过的水果,当年我也只在我家墙上挂的照片里见过。在这里遍地都是,随手就能摘到。边上没竖假一罚十的牌子,如果成熟了不采摘,真就辜负了老天爷的赏赐。
在增城公园是到处伸手可摘的荔枝。荔枝树,很像是从远古走来,历尽了无数沧桑,长得张牙无爪,肆无忌惮。巨大的树冠,密密麻麻,结满了果实,它高产地奉献着自己。
菠萝一元一斤,芒果一元一斤,水果价格低廉,味道纯正,跟内地相比,实现了吃水果基本不要钱。
如此多的鲜花水果,当然就招蜂引蝶了,乡下家家门口摆放蜂箱这也是增城的一大特色了。
朋友把我带到挂绿湖边,静静的,几乎没有人。湖心有一人划着独木小舟,仅有几只水鸟在湖面上时而翻飞,时而立于水面,纯净的湖水倒映出蓝天白云和粉色的天际。我们择一水边先炼十几分钟的八段锦,再三十分钟的打坐,流水的音乐及庙宇的钟声和这片湖和谐统一。睁开眼,湖对面就是青青的山陵,可不就是挂着绿幔在天边吗。朋友天天早上都来,除了刮风下雨,实在佩服她的定力。虽然每天的景相同,但白云是变幻的,树木会花开花谢,绿了红,红了绿。所以每一天来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增城满眼树木葱茏,似乎就建造在森林里。所以只要是晴天,这里的天空每天都如洗过一般清澈,澄明。
祖国真的是地大物博,物产丰富,物美价廉。不像小岛国,水果论个卖,蔬菜当调料。都说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去的地方多了,有了比较,才能懂得珍惜。我们的《中国植物志》有一百二十六册,五千万字,植物种类有三万多种,多么繁盛的中国植物资源!
活动完,我们去吃早点,各种糕点花样百出。大多数都是用米粉或者米浆做的,晶莹剔透,并利用了紫薯、南瓜、水果的固有颜色。所以色泽美,味道也美。
钵仔糕、黄金糕、米糕,很多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可惜光顾吃,忘了拍照了。
很早就听说过广州肠粉有名,一直以为是细条状,跟我们吃的米粉相似。亲眼目睹后,完全颠覆想像。原来它是用米浆精制而成,用的工具也很奇特。一个铁盘,均匀地淋上米浆,撒上肉沫,或鸡蛋,自由选择。然后塞进一个一两米长的蒸炉,从另一头出来,铲起整张已成型的米面,叠起来,切成段,浇上生抽等调料,好看又好吃,五元一碗,足可以满足早餐的需求。后来发现,肠粉在广州很普及,很多店里都有,蒸炉放在门口,顾客随点随做。老板制作娴熟,一两分钟就能搞定一份。
对增城好奇成这样,我就是他们眼中的北方人了吧。广州是中国四座一线城市之一,它的繁华时尚无法和魔都相比,但总还有不同的地方,来代表它自己。寻找这些不一样,就是我喜欢到处行走的重要原因。不过去了那么多的地方,还是喜欢我的江南,想念我的多山、多水、多雨的江南。
在增城我就做个好好欣赏它的过客,以对得起它焕发出来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