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一首很美的诗,“人间情事一丢,就有了清澈的骨骼”,夜幕又下,泡一杯最爱的西湖龙井,坐在桌前,翻书写字,安安静静的,可以与星星对话,也因为在夜色下,可以隐去一切浮世尘暄,月光为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添上几许微醺与浓醉,人间万姓仰起头,不同的故乡,同样的情殇。
很多浪漫的氛围都是在昏暗迷离灯影与光影之下,他看不见她脸上的斑痕,她看不见他心上的沧桑,觥筹之间满眼的灯影与光影幻化成彼此的身影,一举杯一海誓就是生生世世,天亮之后的日子一地鸡毛,磕磕绊绊的已经儿女成行半鬓白发,当初那个决定错了?有勇气重新开始?时间成本与不可预期?凑和着?
于是,很多感慨,人生如奕棋,一着有错满盘皆输。
可是,人生并不如奕棋,连重新来过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爱情也是一种催眠,是你的潜意识让你深深相信,眼前,就是永远。你想紧紧的抓住,于是你给自己的所有暗示都是满心满生的不离不弃,等梦醒了,又在本我与自我之间痛苦挣扎。
所以,这一世是渡劫?那前世和来世就是美好?在渡今生与修来世之间不知何去何从,我也是,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等等!
我似乎被自己催眠了,我是要写心理学相关的笔记,不是情感专栏与浮世清欢。
再说最后一句!情话要在左耳边说!(不要问我为什么!)
接下来言归正传。
持久不变的偏离正常的内心体验和外在行为模式叫人格障碍。常见的人格障碍分为十种(DSM-IV),分别是: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反社会、边缘型、自恋型、表演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点是,深度的怀疑,对他人的不信任,过度敏感,高警觉,对他人关系过度小心,自我评价过高,拒绝接受批评,具有攻击性,动力学观点认为是无意识中强烈的自卑仇恨和敌意的外向投射,这类人因为难以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极少求助。
偏执型人格障碍形成的生物学研究证据并不多,大多认为是童年早期养育的问题,受父母的影响及严苛的教育,孤独,自卑,所以敏感多疑。
偏执不是固执,而那些经常说“我这人情商低性格比较直,说话可能会伤人”,这不是情商的问题,有可能就是偏热型人格障碍,即使你情商真的低了,谁又允许你出口伤人还这么理直气壮了?最近朋友圈里各种“到了我这种年纪不再想看各种脸色了,所有的回应看交情看心情”,这可能是我最欣赏的正能量了,不是到了这个年纪,而是任何年纪,在做好自己之后,所有的所有,看交情,看心情!
当然,并非障碍就是病,并非偏执就一无是处,高精尖的科研、出色的军事家战略家企业家、各种天才和创新发明者都有偏执型人格。就如同,杀一个人是罪犯,杀十个人是恶魔,杀一万个人就是征服者一样,高功能者可以愉快的生活并成为性格优点而低功能者就沉浸在水深火热的被害妄想与痛苦纠葛之中。
偏执不会单一存在于某一性格个体中,但痛苦和绝望感会强势入驻。
因为对这个世界的不信任,给自己戴上解不去的枷锁,小心维护着自以为坚不可催的人际关系。
因为深度的怀疑,没有安全感,无人问你粥可温,无人与你立黄昏。
过度敏感,在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里极易崩溃,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分裂出各种人格,你笑了,你知道这一刻强撑给白天,你哭了,没有人知道那就是你的黑夜。
谨慎于他人的关系,这个世界,总是格格不入,让你疲惫不堪。
自我评价过高,就如同天使与恶魔,是两个不同的极端,世界都是你的,与他人无关,然后他人是另一个世界,你的世界里只有你。
因为难以建立信任关系,所以极少求助,偏执型人格障碍者如寒夜里的孤星,自己闪耀自己流失,他们孤独又强势地存在着,每刷一次存在感,就是一次威严的警告,“我,就是正义和真理”,不容质疑,无可反抗。
今天写这篇,如果你有怀疑,可能略带偏执,这就是我的固执。
很多人认为,学心理学就是研究别人心理想什么,我活的已经够累了干嘛还要关心别人想什么?就如同我做彩票真的不知道下一期双色球开什么号码一样,心理学是研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当我们看到心仪的对象和喜爱的美食时瞳孔会放大,当我们对某人的行为愤怒又不便发作时会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对方,当人们回忆往事时眼球会向左转,而在撒谎时眼珠会向右转,这也是心理学,你的刻意遮掩不了你的潜意识。
偏执,是从童年养育一直延续一生的人格障碍,给孤独灵活一个拥抱,就如卡西莫多拼命去救艾斯美拉达仅仅是因为她曾经给过的一点点同情,拥抱这个格格不入的世界,就是对自己的救赌。我们的一生就是一座肖申克监狱,在忙着活或者忙着去死的时候,记着,还有希望,那是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