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作品同样如此。欧洲巴洛克音乐和古典主义音乐作品,结构上讲究呼应和对称,主题必然会再现,通过主题的发展变化呈现思想,通过主题的再现明确基调,肯定和总结思想。对比的手法也出现在同一个作品中,通过主题性格的对比,音乐色彩的对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终必然要得出结论,完成一个完整的音乐故事或者音乐意象的表达。
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不是块状结构的堆砌,而是线性思维的流动,思想流淌到那里,旋律、节奏、速度就随之变化,思想的流动是兴之所至、随心所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紧张和舒缓等音乐表现要素的呈现也是兴之所至的,没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这种天马行空式的表达方式,不大考虑主题的对称、对比、呼应,在结构上不做追求,追求的是内心想象空间的释放。听这样的作品,完全不必寻找主题,紧跟主题,观察主题的发展变化,而需放空心灵,让心境与音乐意境融为一体,从情感上体验音乐意境。人物的风骨,人物精神世界的再现,甚至故事的发展,都是在听众内心之中,借助听众和音乐的内心共鸣,补充完整的。
欣赏中式插花,和欣赏中国画、中国音乐一样,要放在大的中国文化背景之中,用整个的文化作为作品的补充,通过文化的补充,完善作品内涵、意境和故事,才能明确作品的表达意象。